第二日清晨,天还未亮,大军便开始整队,朝着哈密城进发。当哈密城那模糊的轮廓出现在众人眼前时,只见城墙上吐鲁番的守军严阵以待,城门口也布满了拒马等防御工事。罕慎都督一马当先,举起手中的长枪,高呼道:“将士们,今日咱们就要收复哈密,为大明夺回这失地,冲啊!”说罢,便率先朝着哈密城冲了过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明军和番兵们如潮水般涌向哈密城。李逸风在后方看着那激烈的战况,心急如焚,手紧紧地握着刀柄,恨不得也冲上前去杀敌。只见战场上,明军的弓箭手先是朝着城墙上一阵齐射,压制住敌方的守军,随后步兵扛着云梯,冒着箭雨朝着城墙冲去,试图攀爬攻城。
而吐鲁番的骑兵也从城中杀出,企图冲击明军的阵脚。罕慎都督见状,立刻指挥着己方的骑兵迎了上去,双方的骑兵在城外的旷野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马蹄扬起阵阵尘土,刀剑碰撞之声不绝于耳,不时有将士落马,鲜血染红了沙地。
李逸风这边,忽然有一小股吐鲁番的敌军朝着粮草营帐袭来,想必是想断了明军的后路。李逸风大喝一声:“兄弟们,随我来,绝不能让他们得逞!”说罢,便带着麾下的士卒冲了上去。双方短兵相接,李逸风挥舞着佩刀,勇猛无比,一连砍倒了好几个敌军。士卒们也个个奋勇杀敌,死死地挡住了这股敌军的进攻。
战场上的局势越发胶着,明军虽然攻势猛烈,但哈密城的防御也极为坚固,一时难以攻克。罕慎都督心急如焚,他深知若是不能尽快拿下哈密城,拖得越久对己方越不利,不仅士气会受挫,而且还可能引来吐鲁番的援军。
就在这时,赤斤、罕东二卫的番兵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熟悉当地的地形,绕到了哈密城的一处防守较为薄弱的侧门,发起了突然袭击。城中的吐鲁番守军顿时慌乱起来,明军趁此机会,加强了攻城的力度,终于有士卒成功爬上了城墙,打开了城门。
“城门开了,兄弟们,冲啊!”随着这一声高呼,明军如汹涌的洪流般涌入了哈密城,与城中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吐鲁番的守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逃窜。罕慎都督带着将士们一路追击,将敌军赶出了哈密城,成功收复了这座久失的城池。
李逸风看着那飘扬在哈密城上空的大明军旗,心中满是激动,眼中闪着泪花,与身边的士卒们欢呼雀跃起来。这一场胜利,来之不易,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
然而,收复哈密城只是第一步,后续还有诸多事情要处理。罕慎都督忙着安抚城中的百姓,整顿城防,安排兵力驻守。李逸风他们也没闲着,帮忙搬运物资,救治伤员,维持城中的秩序。
可就在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朝廷那边却传来了不同的声音。有一些大臣觉得哈密地处偏远,想要守住不易,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担心会加重朝廷的负担,提议要不要放弃哈密,只在肃州等地加强防御便可。这一消息传来,军中上下都气愤不已,大家拼死拼活收复了哈密,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罕慎都督更是心急如焚,他赶忙写了奏疏,详细陈述了哈密的重要性,以及此次收复的不易,还有守住哈密的可行性,派人快马加鞭送往京城,希望朝廷能改变主意。
李逸风得知此事后,也是忧心忡忡,他在城中四处走动,看着那刚刚恢复生机的哈密城,心中想着,若是朝廷真的决定放弃,那这一切可就白费了呀。他与城中的百姓交谈,百姓们纷纷哭诉着,请求朝廷不要放弃哈密,他们愿意协助明军一起守卫这里,这里是他们的家园啊。
好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朝堂争论,孝宗皇帝最终还是决定继续保有哈密,加强对其的管理与防御。这个消息传来,哈密城再次沸腾了起来,大家都欢呼雀跃,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后,李逸风便留在了哈密城,协助守军继续巩固城防,训练士卒,守护着这座来之不易的城池。而哈密的收复,也让大明在西北的威望得以重振,往来的商旅又开始穿梭于此,文化交流也逐渐恢复,为这一方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繁荣。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地方也有着各自的发展与变化。
在朝鲜,正处于李朝时期,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尊崇儒家思想,以科举选拔人才。政治上为封建君主制,重视农业发展,开垦大量农田种植水稻等作物,手工业如陶瓷、纺织等也有一定发展,与明朝保持着密切的朝贡贸易往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互通。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势力逐渐崛起,纷争不断,将军虽名义上掌控政权,但实际权力有所分散。其独特的武士文化盛行,武士遵循忠诚、荣誉等严格准则,在社会中有着重要地位。经济方面,农业是基础,同时商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沿海地区贸易活动增多,也吸收了不少外来文化,形成了如茶道、能剧等特色文化形式。
奥斯曼帝国正处于不断扩张的强盛时期,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其军事力量强大,凭借先进的军事技术和组织架构,不断征服周边地区。在文化方面,融合了多种民族和宗教元素,伊斯兰教影响深厚,同时吸收了拜占庭等地的文化特色,建筑艺术上宏伟的清真寺便是例证,商业贸易也十分繁荣,掌控着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法兰西王国在中世纪晚期,封建制度依然存在,但城市兴起,市民阶层逐渐壮大,商业和手工业不断发展,纺织业、酿酒业等颇具规模。文化上,大学逐渐兴起,学术氛围日渐浓厚,文学、艺术等领域也开始有了新的发展,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奠定了一定基础。
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在这一时期虽然面临着内部的诸多矛盾和外部的一些压力,但依旧在文化、建筑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发展,伊斯兰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众多清真寺等宗教建筑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风格,农业依旧是主要的经济支撑,种植着小麦、棉花等作物,并且有着繁忙的内陆贸易活动,连接着不同的区域。
喜欢喂!当乞丐去啊?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喂!当乞丐去啊?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