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379年,我不过是这应天府里一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名叫林瑜,平日里只与那书卷笔墨打交道,想着能在这朝廷之中,凭借自己的学问,为这大明的文治添些微薄之力,也算是不负此生所学了。
《明史·汪广洋传》记载:“十二年十二月,中丞涂节言刘基为惟庸毒死,广洋宜知状。帝问之,广洋对不以实,帝怒,责广洋朋欺,贬广南。舟次太平,帝追怒其在江西曲庇文正,在中书不发杨宪奸,赐敕诛之。”初闻这关于右丞相汪广洋的记载时,我心中是大为震惊的,这朝堂之上的风云变幻,真真是让人难以捉摸,而汪丞相这般结局,也着实令人唏嘘不已呀。
我本以为自己这小小的编修,只需安心做学问,远离那朝堂纷争便可,可这汪广洋之事,却如那涟漪一般,渐渐波及到了我等这般小人物的生活之中。
我记得那是个寻常的日子,我如往常一般,早早起身,穿戴整齐后,便往翰林院走去。一路上,瞧见街边的百姓们都在低声议论着什么,神色间满是好奇与惊讶。我心中纳闷,便拉住一个相熟的卖早点的摊主问道:“老哥,今日这是怎么了?大伙都在议论何事呀?”
那摊主抬头见是我,赶忙说道:“林大人,您还不知道呢,听说那右丞相汪广洋犯了大罪,被陛下赐死了呀,这事儿可在这应天府里炸开了锅呢。”
我一听,心中大惊,瞪大了眼睛说道:“竟有此事?这汪丞相向来在朝堂之上,看着也是颇受重用的,怎就落得如此下场了呢?”
摊主摇摇头,说道:“咱这小老百姓哪知道里头的门道呀,只听说好像是犯了欺君之罪呢,唉,这官场上的事儿,真是复杂得很呐。”
我告别摊主,怀着满心的疑惑往翰林院走去,一路上脑子里都在想着这汪广洋的事儿。到了翰林院,只见同僚们也都聚在一起,正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此事呢。
一位年长些的同僚见我来了,便招手让我过去,说道:“林瑜啊,你可听说汪丞相的事儿了?这事儿可太出人意料了,那汪丞相在朝堂多年,没想到如今竟落得这般结局。”
我点头应道:“刚在路上听闻了些,却还不知具体详情,您老给咱讲讲呗。”
那同僚微微皱眉,压低声音说道:“我听闻啊,是中丞涂节向陛下告发,说刘基乃是被胡惟庸毒死的,而这汪广洋理应知晓此事,陛下问他,他却不以实相告,陛下一怒之下,便斥责他朋欺,先是贬他去了广南,可谁能想到,在舟次太平的时候,陛下又追怒他往日在江西的一些事儿,还有在中书时不揭发杨宪的奸情,这才赐敕诛杀了他呀。”
我听了,心中暗自思忖,这朝堂之上,看来事事都关乎着生死荣辱啊,这汪丞相哪怕位极人臣,一旦触怒了陛下,那也是万劫不复。我不禁庆幸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编修,远离那权力的核心,倒也少了许多这般性命之忧。
可虽说如此,我心中却也对这汪广洋有几分同情。毕竟在我偶尔上朝面圣,远远瞧见他的时候,觉得他也是个有气度、有学识的人,怎就一步错,步步错,落得个赐死的下场呢。
过了几日,这汪广洋赐死的事儿在应天府里依旧是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我因着心中好奇,便想着去打听打听更多的细节,也好让自己心里明白些这朝堂之事的复杂。
我寻了个机会,去拜访一位在刑部当差的旧友,想着他或许能知晓些旁人不知的内情。到了他家,一番寒暄后,我便迫不及待地问道:“贤弟,那汪广洋丞相的事儿,你在刑部,可知道些更详细的情况呀?”
那旧友看了看四周,见无旁人,才小声说道:“林兄啊,这事儿可复杂着呢。你也知道,那汪丞相在朝堂多年,虽说看着一直谨小慎微的,可这官场之中,哪能真的独善其身呀。就说那刘基被毒死一事,陛下本就对刘基之死心存疑虑,涂节这一告发,汪丞相却含糊其辞,这陛下能不生气吗?再者,他在江西时的那些作为,还有和杨宪之间的纠葛,那可都是把柄啊,陛下这回是彻底动了怒,才下了这赐死的旨意。”
我听了,不禁感叹道:“唉,这为官之道,真是如履薄冰啊,稍有不慎,便是这般下场,那汪丞相怕是到死都后悔不已吧。”
旧友点头称是,说道:“谁说不是呢,如今这事儿一出,朝堂之上也是人人自危,都怕被牵连进去,往日里那些和汪丞相有些往来的官员,如今都战战兢兢的,深怕陛下追究起来呢。”
我又问道:“那如今这丞相之位空缺,朝堂上可有什么动静呀?”
旧友回道:“这还能没动静嘛,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呢,都想着能让自己这边的人补上这丞相之位,不过陛下如今怕是也在斟酌,毕竟这丞相权力太大,得找个能让陛下放心的人呀。”
从旧友那儿出来后,我走在回翰林院的路上,心中满是感慨。这汪广洋之死,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不仅让朝堂震动,也让这应天府里的氛围都变得紧张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