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二年,大明的天下看似山河稳固,可那荆襄之地,却宛如一锅将沸的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荆襄地处湖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山川险阻,土地肥沃,本是流民汇聚之所,多年来,流民们饱受困苦,为生计所迫,终是掀起了一场震动朝野的起义,让朝廷头疼不已。
据《明史·项忠传》记载:“十二年,荆襄贼刘通等作乱。通,河南西华人,有膂力,县治前有石狮重千斤,通手举之,人称刘千斤。聚众流民,据险为乱,劫掠郡县,势颇张。”这简短的文字,却道出了那荆襄流民起义的缘起与汹汹之势,那刘通凭借着一身勇力,召集众多同样受苦的流民,凭借荆襄的险要地势,与朝廷对抗,使得周边郡县不得安宁,也由此拉开了一段血雨腥风,却又充满权谋与挣扎的故事帷幕。
在襄阳城中,住着一位名叫李逸尘的年轻捕快,年方二十有八,生得面容刚毅,浓眉大眼,身姿矫健,一身皂衣尽显干练。他为人正直,心怀侠义之心,对这荆襄之地的流民之苦虽有耳闻,却也无奈于自己的身份,只能在这乱世中尽力维持着城中的治安。此次流民起义爆发,襄阳城作为临近之地,人心惶惶,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愈发重大了。
这日清晨,李逸尘如往常一般在城中巡逻,街巷里的百姓们神色慌张,交头接耳地谈论着流民起义的事儿。有的说那刘通领着流民已经攻下了几处小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则担忧着这襄阳城怕是也保不住了,都在盘算着要不要收拾细软逃走。李逸尘听着这些传言,眉头紧皱,心中暗道:“若任由这起义之势蔓延,受苦的终究是百姓啊,得想个法子才好。”
回到县衙,捕头召集了一众捕快,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如今那荆襄流民起义闹得越发厉害了,咱们襄阳城随时可能受到冲击,上头有令,务必加强巡逻,不可让那些流民乱党混入城中,若有异动,即刻禀报。”众人齐声应是,李逸尘更是握紧了腰间的佩刀,下定决心要守护好这一方百姓。
可没过几日,便传来了不好的消息,有一伙流民趁夜摸到了襄阳城外,意图攻城。李逸尘随着大队的官兵赶到城墙上,只见城外火把通明,流民们拿着简陋的武器,喊杀声震天,那一张张因饥饿与困苦而扭曲的面容,在火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
官兵们赶忙搭弓射箭,阻止流民靠近,一时间,箭如雨下,流民们虽死伤不少,可却依旧前赴后继地往前冲。李逸尘看着这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这些流民也是被逼无奈,可如今这般攻城,只会让更多的人丧命。
这时,流民中有人喊道:“城里的官老爷们,我们本也是良民,可被这世道逼得没了活路,才不得已起义,你们若是识相,就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大家一起讨个活路,否则,等我们攻进去,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官兵们听了,大骂着回击,双方的对峙愈发激烈。
好在襄阳城城墙坚固,城中粮草也还算充足,流民们攻了一夜,终究没能破城,只得暂且退去。可这一战,也让城中的百姓更加恐慌了,不少人开始囤积粮食,紧闭家门,生怕流民再来。
朝廷得知襄阳城的情况后,决定派遣大军前来平乱,由一位名叫王镇的将领率军。这王镇乃是久经沙场之人,为人刚愎自用,他接到命令后,便带着大军浩浩荡荡地开往荆襄之地。
李逸尘听闻朝廷大军将至,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想着这下总能平息这场动乱了吧。王镇的大军来到襄阳城后,稍作休整,便开始向流民盘踞的山区进发。
那刘通得知朝廷大军前来,也没有丝毫畏惧,他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山中设下了重重埋伏。王镇起初并不把这些流民放在眼里,觉得他们不过是乌合之众,可真进了山,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大军刚走到一处山谷,便遭遇了流民们的袭击,一时间,滚木礌石从山上滚落,箭弩从四面八方射来,官兵们顿时乱了阵脚,死伤惨重。王镇见状,大怒道:“这些刁民,竟敢如此算计本将军,给我冲上去,杀无赦!”可那山路崎岖,官兵们难以施展,反倒是被流民们打得节节败退。
这一战,王镇吃了大亏,灰溜溜地退回了襄阳城,心中对那刘通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一时无计可施。李逸尘看着王镇那狼狈的模样,心中暗自叹息,本以为朝廷大军一来便能平定叛乱,却不想也这般狼狈。
王镇回到城中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轻敌之过,决定改变策略。他召集了城中的官员、将领以及一些熟悉荆襄地形的百姓,商议破敌之策。
一位当地的老者站出来说道:“将军,那流民盘踞的山区,地势复杂,易守难攻,若要强攻,怕是损失惨重,不如咱们派人去招安,许他们一些好处,让他们放下武器,或许能不费一兵一卒解决此事呢。”王镇听了,沉思片刻,觉得此法倒也可行,便派人前去招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