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听了陈远山的话,心里虽还是有些不情愿,但也知道他说得在理,犹豫了半晌,终于答应了下来。木材的问题总算是解决了,可运输又成了难题,那山路崎岖,马车根本走不了,只能靠人力搬运,效率极低。
陈远山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木材,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他想到了一个主意,说道:“咱们可以修一条简易的滑道呀,把木材顺着滑道滑下去,这样能省不少力气呢。”众人听了,觉得此法甚好,便立刻动手干了起来。经过几日的努力,滑道修成了,木材运输的难题也迎刃而解。
随着石料、木材等物资陆续筹备到位,边墙的修筑正式开始了。工匠们按照规划,先打下坚实的地基,然后用石料砌墙,民夫们则忙着搬运泥土,填充缝隙,士兵们在一旁负责维持秩序,防范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陈远山穿梭在工地上,一会儿帮忙搬石料,一会儿又去查看工程质量,忙得不可开交。有一回,他发现一处墙体砌得不太牢固,便找来工匠头,严肃地说:“这墙体可是关乎边防安全的,可不能马虎啊,若是将来因为这出了问题,外敌打进来,咱们可都是罪人,得重新砌过,务必保证质量。”工匠头赶忙点头称是,指挥着工匠们返工。
可就在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又出现了新的状况。塞外的鞑靼部落得知大明在修筑边墙,觉得这是在限制他们南下抢掠的通道,便派出小股骑兵,时不时地来骚扰工地,抢夺物资,吓得民夫们四处逃窜。
陈远山得知后,大怒道:“这些蛮夷,竟敢来捣乱,真当我大明无人了吗?”他立刻带着一队士兵,骑上战马,迎了上去。双方在边墙不远处的旷野上交战起来,陈远山挥舞着长枪,勇猛无比,带领士兵们一次次击退了鞑靼骑兵。可鞑靼人机动性强,打了就跑,等陈远山他们追过去,又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样的骚扰持续了好几日,工程进度受到了很大影响,还伤了不少民夫和士兵。陈远山心急如焚,便与其他将领商议对策。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说道:“咱们得在工地周边设下埋伏,等那些鞑靼人再来骚扰时,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不敢再来。”
众人觉得此计可行,于是便在工地周围的山谷、树林等隐蔽处设下了伏兵。果然,没过几日,鞑靼骑兵又来骚扰了,他们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冲向工地,却不知早已落入了明军的包围圈。陈远山一声令下,伏兵四起,明军从四面八方向鞑靼骑兵杀去,这一次,打得鞑靼人狼狈逃窜,丢下了不少马匹和兵器,再也不敢轻易来骚扰了。
经过数月的艰苦努力,边墙在宣府镇这一段终于初见雏形,那高大坚固的墙体蜿蜒在边境线上,宛如一条巨龙,守护着身后的土地和百姓。陈远山看着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心中满是欣慰,眼中闪着激动的泪花,他对身边的士兵和民夫们说:“大伙辛苦了,这边墙可是咱们的心血啊,往后它就能替咱们挡住外敌了,咱们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百姓们得知边墙快要修成了,也都纷纷赶来观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陈远山等将士和民夫们赞不绝口,都说这下可算是能睡个安稳觉了。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边境防御与筑城相关情况,且与大明修筑边墙加强边防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也面临着北方边境的安全问题,其北方与女真人等部落接壤,时常有小规模的冲突发生。朝鲜朝廷同样重视边防建设,在边境地区修筑了一系列的山城、烽火台等防御设施,并且布置了一定数量的军队驻守。与大明修筑边墙不同的是,朝鲜的防御设施更多是依托山地地形,构建起一个相互呼应的防御体系,注重利用地势进行防御,而大明的边墙则更侧重于构建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屏障,不过二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百姓的生活稳定。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割据,虽然没有像大明这般面对外部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但大名们在自己的领地边界也会修筑一些城堡、栅栏等防御工事,用来防范周边其他大名的侵袭。这些防御工事的规模大小不一,有的城堡建筑十分精巧,内部结构复杂,具备很强的防御能力,同时还兼具居住、储存物资等功能。与大明修筑边墙这种大规模、统一规划的边境防御工程相比,日本大名的防御工事更具个性化和地域特色,是根据各自领地的实际情况和战略需求来修建的,反映出不同政治格局下边境防御理念的差异。
法兰西王国在中世纪晚期,面临着来自周边国家以及一些游牧部落的威胁,其边境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城堡,这些城堡大多建在战略要地,如河流交汇处、山口等位置,城堡的主人通常是封建领主,他们依靠城堡来控制周边的土地和人口,同时也作为抵御外敌的据点。城堡的建筑结构坚固,有高耸的塔楼、厚实的城墙以及护城河等防御设施,并且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骑士和士兵进行防守。与大明修筑边墙作为一种线性的、绵延的边境防御体系不同,法兰西的城堡是一种点状分布的防御模式,各城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援,共同构成边境防御网络,体现出不同地理环境和军事战略下边境防御方式的多样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