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西厂的存在更是让百姓们生活在恐惧之中。有一位名叫李二的小商贩,平日里靠着在集市上卖些小物件为生。一日,他与隔壁摊位摊主闲聊,无意间抱怨了几句如今这世道不好做买卖,赋税又重,没想到这话被路过的西厂番子听到了。那番子二话不说,便将李二给抓走了,关进了西厂的大牢里。
李二的家人四处打听,想要救他出来,可西那森严的大门,岂是他们能轻易靠近的。李二在牢里受尽了折磨,被严刑拷打,逼迫他承认是意图谋反,李二心中叫苦不迭,自己不过是随口抱怨了几句,哪有这般大罪呀,可在那残酷的刑罚之下,他几近崩溃,险些就屈打成招了。
苏锦偶然间得知了李二的遭遇,心中气愤难平,他决定要暗中调查此事,收集西厂滥用刑罚的证据,想着若是有机会,定要将这些证据呈到皇上跟前,让皇上看看西厂的真面目。
他乔装打扮后,潜入西厂附近,观察着进出的人员,寻找着可能的线索。可西厂防范森严,他几次险些被发现,好不容易从一个喝醉了的西厂番子口中套出了一点有用的消息,得知西厂内部有一个专门用来存放审讯记录的密室,那里或许藏着他们滥用职权的关键证据。
苏锦将这一消息告知了刘健等大臣,众人商议后,觉得若能拿到那些证据,弹劾西厂便多了几分胜算。于是,苏锦又开始谋划着如何潜入那密室,获取证据。
这日深夜,苏锦带着几个身手矫健且信得过的锦衣卫兄弟,避开西厂的巡逻,偷偷潜入了西厂内部。他们小心翼翼地摸索着,终于找到了那间密室。可密室的门上锁着一把大铜锁,苏锦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用工具将锁打开。
进入密室后,只见里面了各种卷宗和记录,苏锦等人赶紧翻找起来,果然发现了许多西厂随意抓人、屈打成招的证据,他们将这些证据整理好,藏在怀中,正准备离开之时,却听到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原来西厂的人察觉到了异样,前来查看了。
苏锦等人心中一惊,赶忙寻找藏身之处,可密室空间有限,一时间难以完全隐蔽。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苏锦看到密室的角落里有一个暗格,他示意众人躲进去,众人刚藏好,西厂的番子便冲了进来,四处查看一番后,并未发现什么异常,便又离开了。
苏锦等人松了一口气,趁着夜色,成功逃离了西厂,将那些证据送到了刘健等大臣手中。刘健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证据,痛心疾首,立刻准备再次上书弹劾西厂,这次有了实打实的证据,他相信皇上定会重视此事,废除西厂。
宪宗皇帝看到这些证据后,大为震惊,他没想到西厂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竟然做出了这么多违法乱纪的事情。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宪宗最终决定暂时关闭西厂,对汪直等人进行惩处,同时下令彻查西厂以往的案件,释放那些被冤枉的百姓。
消息传出后,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奔走相告,直呼皇上圣明。苏锦站在京城的街头,看着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喜悦之情,心中满是欣慰,觉得自己这一番冒险总算没有白费,锦衣卫的兄弟们也都为能还朝堂与民间一个清明而感到自豪。
然而,西厂虽被暂时关闭,但其影响却并未就此消散。朝堂上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依附于西厂的势力开始重新寻找靠山,朝廷内部的斗争依旧激烈;民间百姓虽然暂时摆脱了西厂的恐惧,但对朝廷监察机构的信任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心惶惶的局面还需要时间来慢慢平复。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情报与监察相关情况,且与大明设立西厂及其后续影响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也设有类似的监察机构,负责监督官员的言行以及民间的动向,不过其权力相对较为克制,多是在律法的框架内行事,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维护朝廷的清正廉洁。与大明西厂不同的是,朝鲜的监察机构受到多重制度的约束,不会随意扩大权力去干涉普通百姓的生活,而且一旦发现有滥用职权的情况,会受到严厉的惩处,这体现出朝鲜在维护统治秩序的同时,更注重保障民众权益,避免出现类似西厂造成的社会恐慌。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割据,情报收集工作多由大名们自行安排手下的武士或忍者来进行。这些情报人员主要是为了获取周边势力的军事部署、领地内的民心动向等信息,以便大名在纷争中占据优势。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和管理,情报的准确性以及使用方式往往参差不齐,有时甚至会因为误传情报而引发不必要的冲突,相较于大明西厂由朝廷统一设立且权力极大,日本的这种分散式情报收集模式更具灵活性,但也更显混乱,反映出不同政治格局下对情报工作的不同管控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