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活环境与经济状况,往往会影响到人们对于金钱的态度和看法。
以前听说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到了相当庞大的程度,对金钱可能就会逐渐产生一种麻木感。
当时的简诺无法想象,怎么会有人对金钱感到麻木呢?
现今,她倒是深有体会,直播间的小伙伴们也是如此。
一开始看到简诺府库里的东西,大家还会惊叹、诧异、羡慕、嫉妒。看得久了,也就平平无奇了,想到简诺也没法儿将它们带回现代后,更是淡定了......
简诺每半年才会查一下承仙宫府库的账目,看着上面持续增加的数字,心静如水。
现今身为长公主的她,其身份之尊崇可谓无与伦比。
长公主这个称号,本身就代表着极高的地位和荣誉。更何况,长乐宫和未央宫这两宫也对她寄予厚望,视为珍宝。
这样的双重荣耀加身,使得她成为整个大汉王朝最为瞩目的人物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一场看似微不足道的桂花宴,会吸引了众多权贵前来参加。
说实话,当身边到处都是那些阿谀奉承、刻意讨好自己的人的时候,一开始简诺还有些飘飘然,但久了,就开始感到厌烦了。
这些人总是带着谄媚的笑容,说着言不由衷的话,让她觉得虚伪至极。
他们似乎把她当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而不是一个真正值得尊敬的人。
这种感觉让她感到孤独和无助,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了一群虚假的面孔。还好有直播间的小伙伴们一路陪伴,让她有个放松的空间。
当初创办西岭书院,不是她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简诺之所以这样做,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
虽说她没有忧天下之忧,但这并不意味着她缺乏社会责任感或是对世间疾苦漠不关心。
大汉虽说如今生活比立国之初好了许多,大部分普通人家的生活并不怎么富裕。
甚至大部分可以说是贫困潦倒,他们每天都在为生计发愁,苦苦挣扎着想要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
简诺刚好拥有帮助他人的能力,所以她决定略尽绵薄之力。
“教育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这一根深蒂固的思想,第一时间出现在简诺的脑中。
在这个时代,教育产业就像是一块未被开垦的荒地,缺乏生机与活力。
除了由官方设立的学校之外,那些私人教师所带的学生数量极其有限,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教育体系。
这种师徒传承的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培养出一些杰出的人才,但它显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因为只有极少数幸运儿才有机会获得这样的教育资源,而整体的教学效率也相对低下。
难道是他们不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吗?
并不是这样的!只是因为他们真的没有办法啊!
前来学习,就意味着要离开现有工作岗位。
对于那些已经能够做事的人来说,这无异于让家庭失去了一份收入来源!
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家庭,根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就连来学习的小孩,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要知道,当孩子们长大一些后,他们可以帮忙照顾年幼的弟、妹,替父母跑腿办事,还能分担家务等。
人人都在为生计奔波,为喂饱家里的几张嘴倾尽全力,哪会有闲心或者说是奢望去上学呢?
最开始的西岭书院虽然学费免费,却没有多少人去报名。
直到简诺了解实情后,不但免去束修,食宿免费,还设置各种奖学金,第一年也才招到27名学生而已。
若不算上侍女清的幼弟、杂役总管利的两个孙子、傅母瑶的两个侄孙儿、家令齐如意过继来的孙子、吴廷尉的侄子、刘琦的幼子等人,恐怕就连20人都凑不齐!
天上掉馅饼这种好事儿,大家第一时间都不太敢相信。
确切的说,西岭书院第一年的学生生源基本上都是熟人介绍!
至于老师们,则是通过馆陶长公主的门路,花费巨金才辗转找到的。
这些老师绝大部分都是当世的大学问家、大贤才的弟子们。
作为这些大师的门徒,听闻承仙宫办学院的意图,心里虽然有些不以为然。
但丰厚的俸禄和可以直达天听的机会实在是太诱人了。
亦或说他们肩负着传承师道、弘扬学问的重任。
几次推脱过后实在是拒绝不了,也就施施然的接受了承仙宫的聘书。
西岭书院开办第一年,学生还没老师多!回想起来,真的是闻者落泪啊!
还好第三年,西岭书院招到的学生稍微多了一些,堪堪突破百人大关,空旷的书院有了些许人气。
到了第五年,西岭书院已有的学生已超过500人。
每月的巨大开销,简直成为了傅母瑶挥之不去的噩梦......
西岭书院里的老师们最开始虽然只有四十几名,却成分不一。
各个学派的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和风格,认为自己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正确、最有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