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代表众生法界;文殊菩萨在佛陀入定的时候,他只好代替佛法界。当然,文殊菩萨也有困难,因为他虽然代表佛陀,但是他不能全部地代表佛陀,他要有分寸。所以文殊菩萨在回答这个问题:这道光明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并没有从义理上直接论述,他把这一块留给佛陀后面的〈方便品〉〈譬喻品〉〈信解品〉等等。他把法义的论述留下来,他用经验传承来解释为什么有这道光明。这个是文殊菩萨巧妙的地方。
这个地方的回答又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呢?因为他引了两万尊佛。这两万尊佛是什么不可思议呢?诸位!相同的时节、相同的名号、相同的说法、相同的利益!两万尊佛在同一个时代前后出世,都叫做日月灯明佛,而且都为实施权,开出三乘的法门,众生成就三乘的果报,这件事情不可思议。这个因缘刚好被文殊菩萨赶上了,所以他就亲自现身说法。
壬五、灭后通经同
前面说过佛陀的相同点以后,我们看看最后一科,就是壬五,灭后通经同。
这两万尊佛灭度、众生听了《法华经》以后,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看,当佛陀也是放光现瑞说《法华经》,弟子们听了以后产生什么变化。
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盘。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文殊菩萨讲完了两万尊佛出世说法、然后授记,为与会的对《法华经》能够产生信解的授记。最后,“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盘”,进入佛陀的大般涅盘。佛灭度以后,诸位弟子听了《法华经》。听了《法华经》以后,就产生两个不同的因缘。
我们先看第一种因缘。在佛陀灭度以后,第一个因缘是妙光菩萨做代表。妙光菩萨就是文殊菩萨的前身。妙光菩萨就一方面受持《法华经》,受持多久呢?满八十小劫。他不断地自己修一心三观,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栽培增长自己的善根;一方面方便为人说法,令正法久住,让佛种不断。在说法当中,日月灯明佛——这个日月灯明佛就是两万尊佛的最后一尊佛,他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后来就出家了。出家以后,他爸爸往生。日月灯明佛往生以后,他们就师承妙光法师,就跟妙光法师学《法华经》,承蒙妙光法师的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说明他们的受益。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本经对于听过《法华经》的人,他的生命产生两个变化:
第一个,叫做“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般人如果没有学《法华经》,你的菩提心是从因缘上建立:“悲众生苦,哀圣教衰。”那从因缘上建立,有问题了。诸位!你记住一个观念:不管什么东西,你向因缘借过来,你一定要还回去的。“诸法因缘生”,但是下面也有一句话叫做“诸法因缘灭”。就是说,你的菩提心是因为看到众生的痛苦而发起的。
我们佛教论断事情,你这个事情怎么来的很重要。因为,怎么来的,会影响到这件事情是怎么去的。你今天是因为众生发菩提心,你会很有热情。但是等到众生辜负你的时候,你惨了,你深受打击!因为你刚开始的菩提心就是因众生而建立的,所以它在你的心中扮演了主导的角色,你的心情一定会受众生的影响。
这个就是从因缘上修行的问题:来得快,去得也快,就落入了生灭因缘。所以你这个菩提心就不坚固了。但是,如果你的菩提心是从内心的自性功德生起的,那跟众生没关系,真如本性是不生不灭的。
所以你看一个人的菩提心,他高兴的时候很高兴,哇!众生要支持他,他高兴的跟什么一样;众生辜负他,他情绪就很低落。诸位!这样的菩提心非常危险。从你情绪的变化,我们合理地推论,你的菩提心是跟因缘借来的,这种就不坚固了。按照天台的意思就是,你这个树要种在大地——实际理地,它才会辗转增胜。你这个树是种在花瓶、悬在空中,这个就危险了。
所以,这八王子受《法华经》的一心三观的思想以后,他的菩提心坚固了。这第一个。
第二个,“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前面讲到内善根,第二讲外善根。
学了《法华经》,第一个好处就是坚固菩提心;第二个,你容易遇到佛陀的住世。因为你跟佛陀是:佛陀叫做佛果,我们叫做佛种。就是,当真如本性通过你观照以后,你的心中产生了莲子。虽然这个莲子很小,但是它的本质还是莲子。佛陀也是莲子,佛陀是大颗的莲子。你修《法华经》,你什么都没有做,你是小颗的莲子,但是还是莲子。所以我们跟佛陀,按照祖师的说法,我们是一家人,同一个鼻孔出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