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用这种苦行外道,加上自己的一种出世的善根,慢慢地游行,“遇向本国”,就是慢慢地向佛陀、向佛法靠近。
我们做一个说明。这段经文是先把这个儿子的情况,这个小孩子是怎么回事,做一个说明。我们来看他小时候跟长大的情况。
他小的时候那叫一个“舍父逃逝”。就是,这个人本来是跟佛陀学佛法。我们学佛法应该是要一鼓作气,说实在,就是打铁趁热。就是说,你现在要修净土法门,你最好这辈子就往生,最好!因为业力是不可掌控的。那如果你今生没有把握,没有一鼓作气,你爬山没有一次爬到顶,那你可能从中间就摔下来,就归零了。也没有完全归零,你有些善根会退,有些善根不会退。
就是说,这些声闻弟子跟佛陀学了两万亿佛的大乘佛法,当时在大乘佛法里面只到了外凡位,是很容易退转。外凡资粮位,就是他当时登山的时候没有一次攻到顶,没有一鼓作气,就修到一半,快要成功的时候佛陀灭度了。佛陀灭度以后,就善根退转了。因为你出生的时候生长在非洲,生长在美国、欧洲,没有佛法的地方,那只好怎么样?“舍父逃逝,久住他国。”就是离开了佛陀,离开了佛法。这个善根没有相续的造作,那当然就流转生死了。这第一个,他小时候。
长大以后,他慢慢怎么样?“渐渐游行,遇向本国。”我们知道,善根,有些智慧的善根是会退转,但是他这种信心的善根不退转。所以,他那种出离心是在的,他那种对生死的厌恶的心是在的。那么在的时候他怎么办呢?修外道法。
修外道法为什么能够遇向本国,能够向于佛道呢?蕅益大师说,外道法虽复不当,就是方法不正当,但是“亦得为可化之缘”。就是说,外道法为什么是可度化因缘呢?因为他还有出离心。外道的可爱之处就是他起码知道痛苦,他起码知道三界的五欲快乐是有过失的。这种财色名食睡虽然表面甜美,但是你吃它的时候是要付出轮回代价的。那是刀上的蜂蜜,每一个蜂蜜后面是一把刀。外道起码知道痛苦。所以蕅益大师说,你看佛出道的时候,诸外道等都是先得度化,即此意也。就是外道不管怎么说,他还有出离心。
所以就是,这个小孩子大乘的慧根虽然退转了,但他的信根还在,所以靠着外道的苦行跟禅定,慢慢地积累一种出世的善根;因为这种善根,又慢慢地向佛陀重新一次地靠近。就是,他从佛法的山里面掉下来,但是他透过少微外道的这种资粮力,慢慢又开始趋向佛法。是这么一个过程。这是解释这个穷子。
寅二、父求子中止
这以下解释他的父亲。寅二,父求子中止。
那么儿子是这样的情况,那父亲是做什么事呢?我们来看看经文。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其家大富,财宝无量,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瓈珠等,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多有僮仆、臣佐吏民,象马车乘,牛羊无数,出入息利,乃遍他国;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我们知道这个小孩子是离家出走了,但是我们必须说说他的家庭背景。这个小孩子的父亲有两种身分:第一个身分叫做应化身,另外一个身分叫做法报二身。先看看应化身。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中止一城。”应化身强调的是大悲应化,他站在大悲心的角度。这个小孩子当初修学佛法还没有进门,没有进入这个家族之门的时候,离家出走,快要进去之前结果退转了。退转以后,这个父亲是非常的担心。释迦牟尼佛多次地示现于三界当中,也想方设法以大乘佛法施化,但是却求机不得,没有因缘可以度化,所以只能够让他慢慢从外道的禅定跟苦行去积集出世的善根,因为因缘不具足。所以这个父亲经过长时间的尝试,没办法度化,到了某一个时间点,“中止一城”。
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中止一城”。这个“中止一城”就是,佛陀这个时候就住在方便有余土,现出有余依涅盘。这什么意思?佛陀的身有三土:一个实报庄严土,摄受法身菩萨的,十地菩萨;方便有余土是摄受二乘人;凡圣同居土是摄受我们这些生死凡夫的。所以佛陀基本上已经看出来,这个小孩子从离家出走,再来修学外道法,已经慢慢地怎么样?“渐渐游行,遇向本国。”他二乘的善根即将成熟,所以佛陀做好准备,现出丈六的比丘相。什么叫方便有余土?就是示现八相成道。已经做好度化二乘人的准备,准备现出丈六比丘相,准备要出家、成道、转法轮等等。所以这个是说明佛陀作为父亲的第一个身分,应化身,就是已经做好度化的准备。
再看看他作为父亲的另外一个身分,那是一个广大功德的法报二身。
“其家大富。”这个法报二身就是他有广大的财富。“财宝无量”,这当中有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瓈等七宝功德。那么这个财跟宝有什么差别呢?财表示福德,宝表示智慧。这个法报二身无量的福德、无量的智慧。前面的应化身特点在大悲应化,这个法报二身是福慧圆满。这么多的福德智慧的财宝,有多少呢?“其诸仓库,悉皆盈溢”,充满了各种仓库当中。这个是讲他的财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