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二、喻说结缘 分二:子一、立喻;子二、合法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一百六十八面,我们看癸二的“喻说结缘”。这一段是佛陀讲到过去的一段因缘。
当然,你生命当中能够让佛陀值得一提的,那就不是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的因缘,那个因缘跟成佛一点关系都没有。什么因缘让佛陀值得一提呢?就是见佛闻法,特别是听闻的是《法华经》的法,哪怕是距离多远都没关系。就是说,你这一次听《法华经》,距离你上次听《法华经》的时间,即使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都没关系。只要你听过,重点是你听过,经历多久都不是问题,因为《法华经》的种子是金刚不坏种子。
诸位!权法是你追求来的,你打工是追求,是心外求法。但是你的家,是你本来就具足的。所以实法为什么不容易退?就是说,你打妄想也好,你造业也好,它永远没有离开你。这是实法妙的地方。所以,阿罗汉弟子们,即便他听《法华经》是经过了无量无边阿僧只的尘沙的时间,都值得佛陀把它拿出来提一提。
如果这件事情只是他什么时候做出一个布施,哪一生布施特别庄严,持戒特别好,佛陀是不会提这种事情的。因为这是生灭的因缘法,让你成就人天果报,然后呢?然后就没了,顶多栽培一个未来得度的人天的善根。但是你在过去生,除了这次以外,你有一次听过《法华经》,那就值得一提了,你那一次的生命就很重要,就是会让佛陀把它提出来的。
今天佛陀提出来的是,声闻弟子你不要以为会归到一念心性这么困难,你过去生就曾经有学过《法华经》,可是后来退转了。所以佛陀讲出这么一段因缘,来建立声闻人的信心。
前面是法说,这以下譬喻,用譬喻的方式来说明这弟子们结下《法华经》的法缘。譬喻说当中分两段,先讲立喻。
子一、立喻 分二:丑一、导师喻;丑二、将导喻
立喻当中,先讲导师喻,先把这个导师的智慧作一个说明。这个导师是什么样的智慧?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作为一个导师,他是怎么个情况呢?说“譬如五百由旬”。就是成佛之道,五百由旬。三界的分段生死是三百由旬。我们这个成佛是五百由旬这么长一段路。这条路不但是长,重点是“险难恶道,旷绝无人”。
“险难恶道”,就是它充满了危险。这个危险指的是他内在的烦恼,它随时会活动。烦恼一活动的时候,这个人就要起颠倒了。就像你一个人内心当中随时住了一个毒蛇一样,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醒过来,开始起瞋心。所以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内心是随时会有危险。而且对外来说,也可能有灾难,就是业力。所以我们凡夫众生在成佛之道当中,是内有烦恼,外有业力。这第一个。
更可怕是怎么样呢?“旷绝无人。”就是说,三界的长夜当中,偏偏佛陀出世的时间又很少。佛陀不是隔三岔五地出世,经常是没有佛陀出世,几百劫甚至于无量劫。这个“无人”,就是长时间没有佛陀智慧光明的教化。
这个人处在内有烦恼、外有灾难,又是没有佛陀光明的时候,问题就严重了。
有很多很多的众生“欲过此道”,去追求五百由旬外的珍宝。这些人在贫穷当中要追求珍宝,他们有一个导师,这个导师有两个特点:第一个,“聪慧明达”。这个指的是佛陀的智慧,真实的智慧,一心三观的智慧。第二个,“善知险道通塞之相”。这是佛陀善巧方便的智慧。那么佛陀具有实智跟权智,所以他有能力、有资格来“将导众人,欲过此难”。
这个地方说明,作为一个导师,他有两个特点。
第一,你要先懂实法。你教化他,你要知道最终的目标在哪里。知道目标,你才有资格讲过程。
第二个,善巧方便。你看很多人,他就说,欸,我也可以施设方便。对不起!你要施设方便,你要布这个局,说你怎么怎么修行,可以!但是你要有把握,别人照你说的方法去修,修到最后,你要有本事让他跟真实法对接。你看很多人,他也施设一个方便,但是,方便法成就以后没办法接了,因为他偏离了真实法。
佛陀的方便都是趋向于真如的,后面会说,佛陀有本事给你施设方便,他一定为你负责到底。佛陀说,持名念佛,那你好好念佛就好。佛陀敢施设这个方便。你念佛一开始是事相,有所得嘛,一句佛号念诵听,你捕捉的是一个声音。但是没关系,你一开始注意所念的佛号,念久以后,你慢慢就说,欸,念佛是谁?你自己会回光返照,能念的心也不可思议。所以佛陀能够施设方便,他每一个方便他是有考虑到布局的。就是说,这个方便最后是趋向于真实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