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蔫儿两口子一听这道士竟知道如何解救自己的孩子,立刻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双双跪倒在地,恳求道士无论如何也要救这孩子一命,哪怕是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那道士见状倒也没有刻意为难,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并表示愿意尽自己所能救治孩子。随后,带着两个徒弟回到张老蔫儿的家中,当晚便开坛做法,为孩子赎魂。这场法事持续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傍晚,疲惫不堪的道士才告诉张老蔫儿夫妇,孩子的神魂已经招了回来,让他进屋看看孩子的情况如何。
两口子闻言,忙不迭的跑进屋里,只见孩子已然转醒,正一脸茫然的坐在床边发愣。二人大喜过望,连忙上前询问孩子到底是遇上了什么事儿,结果孩子支支吾吾的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晚上回家的时候,一盏青色的灯笼在自己眼前一闪而过,紧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不管怎样,孩子能平安醒来,两口子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连忙领着儿子去拜谢那道士,拿出家中的好酒好菜弄了满满一桌子。据那道士说,孩子是被妖物摄走了魂魄,幸亏他们师徒从此路过,要不,再耽搁上几日,魂魄被妖物炼化,就算是大罗金仙临凡也束手无策了。
第二天,道士师徒三人收拾行装准备进山采药,张老蔫儿两口子千恩万谢,又准备了一份丰厚的酬金,这才将师徒三人恭恭敬敬的送出了门。道士并未在青松镇多做停留,带着两个徒弟直接进了后面的深山。
然而,妖物摄人魂魄的事儿却在小镇里迅速传开,甚至越传越邪乎,弄得镇子上人心惶惶,谁也不敢让自家孩子在晚上外出,生怕被那妖物祸害。
没过几天,镇子上的木匠王二,晚上在朋友家喝多了酒,直到半夜时分才踉踉跄跄的往家走。在快到家的时候,模模糊糊的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个青色的光团正摇摇晃晃的朝着自己飘来。这条小巷子并不宽,两人对面经过双方都得侧侧身子,王二当时喝的醉眼迷离,还以为是有人从对面过来。于是好心的往旁边让了让,想叫对面的来人先走。等那团青光飘到眼前才发现,那是一盏非常精致的灯笼,和旧时的宫灯非常相似,只是这造型精巧的灯笼里透出的却是绿莹莹的光芒,让人觉得十分诡异。正当王二纳闷儿,是谁家还在用这种旧时的灯笼时,那青色的灯笼突然散发出一道刺眼的绿光,王二还没反应过来时怎么回事,就“噗通”一声栽倒在地,没了知觉。
直到第二天早上,才被起床的邻居发现,送回家里。张老蔫儿一家闻讯,连忙赶了过来,看着躺在床上双目圆睁的王二,张老蔫儿对众人说道
“王二兄弟的情况跟我家娃子的遭遇一样,这是让妖怪收走了魂魄啊~”
王二媳妇一听,立马瘫坐在了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数落着王二的不是,
“这天杀的,每天就知道喝酒,镇子上的人每天都是早早地回家,就你逞能不信邪,这下好了,被那妖怪摄走了魂魄,一家几口人的日子怎么办啊?
张老蔫儿见状赶忙出言安慰
“那仙长进山采药有一阵子了,说不得这两天就回来。你这几天先照顾好王二兄弟,等仙长回到镇子,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王二媳妇听他这么一说,也只能先把王二安顿好,每日站在镇子上等那道士回来。
两日后,道士带着徒弟背着满满当当的竹篓回到镇上,还没喘口气,就被守候多日的王二媳妇连拉带拽的带回了自己家。经过一天一夜的开坛施法,昏睡数日的王二总算是被救了回来,并对道士和镇上居民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一连两家都遇到了这样的怪事,镇子上的居民再也不敢抱着侥幸心理对待了。纷纷恳求道士三人在镇子住上一段时间,帮忙除掉这害人的祸患。并表示,在这期间,师徒三人的衣食住行,生活开销全都由镇子上的居民负责,只求能除掉这妖祸,还青松镇一个安宁。
师徒三人起初还在推辞,但拗不过镇上居民的恳求,只能答应在镇上暂住,除掉妖物祸患再行离开。可是,就算是有那道士坐镇,妖物摄人魂魄的事情还是偶有发生,虽然经过道士开坛做法一一救了回来,但是妖祸不除,青松镇始终笼罩在人人自危的阴影之下。
这种情况持续了两年左右,有一天道士突然召集了全镇居民,说有要事宣布,居民们不敢怠慢,纷纷来到道士的居所,只听那道士满脸惆怅,对居民们说到
“我师徒三人在青松镇数年,本想救人于水火,免遭妖物侵害,可修为有限,虽能救人,但却无法彻底消灭妖物,永绝后患。况且受青松镇每日供养,我三人却无尺寸之功。每每想到此处,羞愧难当,今日我在此立誓,与那妖物不死不休,我师徒三人欲在后山结庐而居,守护青松镇,那妖物一日不除,我师徒一日不走,哪怕穷我三人毕生之力,也誓要将那妖物斩除,还青松镇一个安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