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的张总显然有些意外,但还是耐着性子听完了彭悦的来意。“你说说看,是什么新想法?”
彭悦深吸一口气,将自己在旧工厂改造试点过程中发现的新运营模式娓娓道来。这种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旧工厂的现有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拆除和重建成本,从而大幅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这个模式我已经在试点工厂进行了初步尝试,数据显示可行性很高,而且能够有效缩短改造周期,更快投入生产。”彭悦语气坚定,充满了自信。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张总的声音再次传来,“你把新的商业计划书发我一份,我仔细看一下。”
收到张总的回复,彭悦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仿佛困兽看到了黎明的曙光。她连夜修改了商业计划书,将新发现的运营模式融入其中,并附上了试点工厂的详细数据。
第二天一早,彭悦就收到了张总的回复,约她在公司附近的咖啡厅见面详谈。
见到张总后,彭悦难掩心中的忐忑,将修改后的商业计划书递了过去,“张总,您看一下,这是我根据新发现的运营模式修改的计划书。”
张总仔细翻阅着计划书,眉头时舒时展,显然彭悦的新想法引起了他的兴趣。
“你这个新模式确实很有想法,如果真的能够降低这么多成本,那项目的可行性就大大增加了。”张总放下计划书,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不过,我这边还需要和其他股东商量一下,毕竟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听到“其他股东”几个字,彭悦的心再次提了起来。她明白,张总只是公司的小股东之一,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他手里。
“我明白,谢谢您,张总,我会耐心等待您的回复。”彭悦压抑着内心的焦急,语气尽量平静。
送走张总后,彭悦再次陷入了等待的煎熬。这一次,她将希望寄托在了新的商业计划上,希望它能够打动那些掌握着企业命运的股东们。
等待的时间总是过得格外漫长,彭悦一边处理着公司的事务,一边焦急地等待着张总的消息。就在她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彭悦几乎是颤抖着手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张总略带笑意的声音:“彭总,计划书我们几个股东看了,想法很不错,也看到了你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过最终结果如何,还得看你接下来的表现。”
彭悦心头一震,张总的话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破釜沉舟”四个字却让她看到了一线希望,这至少说明股东们对她的新计划持开放态度,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
“谢谢张总,谢谢各位股东,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彭悦激动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感激和坚定。
张总的电话仿佛给彭悦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她原本疲惫不堪的身心再次充满了力量。她明白,机会只有一次,她必须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放下电话,彭悦立刻开始着手解决技术难题。通过朋友介绍,她联系到了一家专门从事环保技术研发的团队。这家团队规模不大,但技术实力雄厚,而且技术转让费用相对较低。
彭悦亲自带队前往考察,经过几天的调研和技术交流,她对这个团队的技术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虽然他们的技术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彭悦相信,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他们一定能够攻克技术难关。
技术研发的突破让彭悦看到了希望,但企业内部的阻力依然存在。彭泽深知姐姐面临的压力,他主动承担起了安抚员工情绪的任务。
这天,彭泽将王师傅等几个老员工叫到办公室,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企业转型的必要性,以及新模式带来的发展机遇。
“王师傅,我知道您在厂里干了一辈子,对老厂很有感情,但时代在发展,企业也必须转型升级才能生存下去。”彭泽诚恳地说道,“新模式虽然会带来一些改变,但从长远来看,对企业和员工都是有利的。”
“有利?我看是裁员吧!”王师傅猛地一拍桌子,情绪激动地说道,“新模式新设备,用人少了,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该卷铺盖走人了!”
“王师傅,您误会了,我们没有要裁员的意思……”
“没有?那你说这么多干什么?还不是想让我们主动辞职!”王师傅根本不听彭泽的解释,语气强硬地打断了他。
彭泽还想再解释,却被王师傅毫不留情地打断了,“行了,你别说了,我年纪大了,听不懂你们这些新名词,我只知道,我在这厂里干了一辈子,不能就这么被扫地出门!”
说完,王师傅转身就走,其他几个老员工也纷纷摇头叹息,跟着他走出了办公室,留下彭泽一个人站在原地,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担忧……
彭泽安抚老员工的尝试失败了,这让彭悦的心情更加沉重。但她没有时间气馁,因为银行贷款的事情迫在眉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