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他们下乡招生。
付嘉鸣把宁晓晓送到校门口,给她戴严实围巾,又给她披一件军大衣。
宁晓晓想脱下来:“还没到最冷的时候呢,现在穿两件棉衣太夸张了。”
付嘉鸣给她披回去:“你们一直在室外,没有炉子,别冻感冒了,穿着。”
小杨从车上下来,高兴道:“付团,快让嫂子上车,车上正好有地方。”
宁晓晓看向小杨,小伙子笑得阳光灿烂,今天遇上什么好事了?
小杨把几套桌椅往车上搬,车斗很高,小杨力气大,臂力稳,两张桌子在他手中如拿两件衣服一样容易。
还有准备演出的一些物件,他一样样往车上搬,动作十分麻利。
付嘉鸣上前帮忙,小杨连声拒绝:
“不用,付团您去上班吧,我来就行。”
小杨侧身挡着,护着身后的活,像母鸡护着小鸡仔一样,生怕付嘉鸣抢他的活干。
付嘉鸣看他一眼,小伙子今天不太正常。
转身扶宁晓晓上车,嘱咐她外套披着,别脱,才回去上班。
宁晓晓上车,张艳红和钱秀英在里面。
钱秀英咬着嘴唇,时不时往车外望,面色微红。
宁晓晓看向张艳红,她咋也面色发红呢?冻的吗?
时间回溯,张艳红和武营长早早出门。
校门口,武营长见四周无人,鼓起勇气给媳妇披了件军大衣。
话还没说上一句,校园里突然冒出个人来。
“武营长好。”小杨大声打招呼,还敬个军礼。
武营长吓一跳。
“营长送媳妇上班啊。”
小杨满脸笑意,他在这守株待兔好久,终于确认,他看中的姑娘单身。
还好武营长体贴,送媳妇上班,不然他还不一定得守多久才好确认呢。
小杨高兴夸道:“营长对媳妇真好,我们以后一定向营长学习。”
武营长尴尬找补:“今天下乡,情况特殊,平日不送。”转身走的飞快。
小杨确认了心中所想,心中过于高兴,完全没发现武营长异样,热情招呼张艳红上车。
张艳红在车里坐了好久,脸还红呢,她觉着小杨同志就是故意打趣她。
小杨利落搬完东西,上车,贴心的给几人递热水袋。
“早上灌的,水还热呢,几位老师暖暖手。”
“谢谢,小杨心真细,以后媳妇一定享福。”
宁晓晓大方接过,打趣他,说着把手中的暖水袋递给张艳红,自己又拿了一个。
张艳红抱着暖水袋,头都没好意思抬,怕小杨同志提一句武营长心更细。
钱秀英想拿,又不好意思,满心纠结。
小杨回身把暖水袋递过去,堆笑问:“这位老师怎么称呼?”
怕钱秀英不好意思,小杨又补了一句:“两位嫂子我都认识了。”
钱秀英很小声道:“钱秀英。”
“钱同志一看就有才华,书一定教的好。”
小杨问到了名字,心里高兴,一脚油门,车开走了。
车开的飞快,好像在显示他娴熟的车技。
宁晓晓左右看去:“校长呢?”
校长冲着汽车尾气招手好一会,在后面喊:“我们还没上车呢。”
孙校长安慰:“没事,不远,我们走着去吧,估计车里坐不下。”
校长挠头,这臭小子,坐不下,他们坐车斗也行啊。
宁晓晓一问,小杨终于想起来,他爸还没上车呢。
随意道:“没事,我把几位老师送去,他走着去也行,他在家常常教育我,要舍己为人,要有奉献精神,车给几位老师坐,他一定不会介意。”
村子很近,几脚油门就到了。
车停了,钱秀英才想起来,“我妈呢,她没上车。”
小杨:?
听说学校还有一位校长,是钱老师母亲?
小杨立马上车,“我回去接他们。”
张艳红和钱秀英到村里,组织参加演出的学生集合,准备演出。
宁晓晓去村里醒目位置贴宣传画。
村里一面墙上,有画上去的宣传画,也有贴上去的宣传画。
宁晓晓找了块地方,贴上一张宣传画。
往回走,校长他们到了,小杨正在卸车。
几个呼吸间,桌椅板凳全卸下来摆放整齐了,活干的十分利落。
听说今日有演出,不少村民带着小马扎过来凑热闹。
大家裹着单薄的破棉袄,双臂一抿,也不嫌冷,凑一块说笑:
“你们看,那个是我儿子。”
“我家小孙子也在里面,没上几日学,都能登台演出了。”
“读书还是有用的。”
有孩子参加演出的人家,热情更高,与有荣焉。
宁晓晓过去发宣传画。
几个妇人拉着她问:“你是教美术的宁老师吗?”
“孩子课上画的画我看了,画的真好。”
宁晓晓笑道:“让孩子好好上学,以后给村里画宣传画也好。”
村民好奇,争抢着要宣传画看。
宁晓晓没一会就发完了,后面的都没抢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