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姓的源流比较简单,两种说法都是和邾姓有关。
黄帝后裔有个叫邾武公的,当时的封地在邾地。后来周王朝为了削弱诸侯国实力,把邾武公二儿子封在郳地,大概是在今天的山东邹城,后世称为小邾国。
春秋战国时期兵荒马乱的,小国除了挨打受气,剩下的就只能是灭亡。所以小邾国倒闭后,其一部分族人将郳字去掉右边的耳朵,左边加个人,就成了倪姓。
再一个说法颛顼帝的后裔封在邾地,称为邾侯。当地有一支原来的土着,以蜘蛛为图腾,也住在邾地。后来慢慢两派和平共处,融合发展,就成了邾姓。
也是国家被灭后,一部分改姓了倪。
其实曹姓、朱姓和倪姓属于同宗同源,这三派如果加起来的话,人口达到两千万了。不过这三个姓氏倪姓人口比较少,只有一百五十万左右。
倪姓最早到底谁是始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较被大多数倪姓认可的,就是西汉时候的倪宽。
之所以选他,无非就是这位官声不错,也有政绩,人品也可以。
倪宽最大的功劳是兴修水利。
主政长安时候,发现郑国渠上游许多良田由于缺水,产量很低,老百姓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甚至还食不果腹。
倪宽经过勘察,提出具体方案,报汉武帝批准,征发民工修建了六条水渠,称为六辅渠。
正是六辅渠的修建,使郑国渠上游由不毛之地变成沃野百里。虽说产量达不到河南那一千八百多斤吧,但是比以前增加了几倍。
倪宽小时候家里也不富裕,为了读书,聪明的倪宽跑学校食堂打工,是勤工俭学的典范。
甚至下地干活时候,锄头上都挂着书,只要有一点空,就翻开书来读。也由此留下了带经而锄的典故,激励着无数后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倪宽的另一个功绩,就是创造太初历。当然啦,这种工程肯定不是他一个人能完成的,还得加上公孙卿、壶遂、司马迁、邓平、落下闳等二三十人,集合了大家的智慧。
太初历首次把二十四节气写入,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裨益。一直到现在,二十四节气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
倪宽也有不得志时候,就是跟着酷吏张汤那段时间。
由于倪宽性格文静,主张以儒治国,跟张汤的动不动就是舞刀弄枪,酷刑逼供格格不入,所以靠边站也是顺理成章。
说到张汤,那是从小就养成的酷吏习惯。
张汤的爸爸下班回家,看到家里的肉被老鼠吃了一块,大怒之下将看肉的张汤给揍了一顿。
小张汤也窝了一肚子火,便拿来家伙,将老鼠洞挖开,逮住老鼠就开始审讯。将审讯过程写成文案,最后判老鼠磔刑立即执行。
脱下法官袍,穿上刽子手服装,张汤动手给老鼠执行磔刑。
所谓磔刑,就是先活着把肉和骨头剔开,最后才割脖子给个痛快。
张汤老爹看到儿子写的文案,大为惊奇,觉得自己这孩子似乎天生就是干这个的料。
至于张汤是弄权的酷吏,还是执法如山的楷模,不在我们的探讨之列。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又遇到灾荒,老百姓没吃的,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充饥。
临淄有个叫倪萌的,实在饿的受不了,就和哥哥一块冒着刀兵风险出城挖野菜。
也是该倒霉,刚出城不久,就遇见一伙饿的头昏眼花的溃兵。这伙人一看来两个人,心中大喜,送饭的来了!
于是把两人抓起来,准备开膛破肚煮着吃。
倪萌看到那些兵要杀他哥哥,急忙大声喊道:‘’各位军爷,我哥哥太瘦了,肉不香。不如放了我哥哥,吃我吧!‘’
这边倪萌哥哥也是抢着受死,让他们放了弟弟。溃兵们觉得生死关头兄弟俩竟然抢着自己先死,感念他们兄弟情深,竟然把俩人一块放了。
唐玄宗时期,命人去南方捕捉珍禽异兽。倪若水知道后,立马上表反对。说江南到长安数千里之遥,捉来的鸟得水陆运输,人吃马喂的浪费多少钱财!沿途百姓还会说皇上重鸟轻人,实在得不偿失。唐玄宗还真听劝,不但将捉到的鸟全部放生,还重赏了倪若水。
不过这哥们明显读书读成书呆子了,任汴州刺史期间,当地闹蝗虫。倪若水竟然不让捕捉,就在田间地头设立祭坛,想靠着两片嘴嘚吧嘚念几天经,就能赶走蝗虫,无异于痴心妄想。
元朝末年,天下又到了大乱的时候。
倪文俊本来是黄陂一个打渔的,看到别人起义后日子过得挺富裕,便也凑热闹跟着徐寿辉的红巾军混。
还别说,倪文俊打渔水平怎么样不好说,但是打仗还真有一套。
就拿他的老对手,镇守武昌的元朝威顺王宽彻普化来说吧。吃了大败仗不说,亲儿子别铁木儿也被倪文俊活捉。
时隔四年,也就是公元1355年,宽彻普化想报仇,组织了几十艘战船,兵发沔阳。
还别说,这次宽彻普化不知道是志在必得还是胸有成竹,反正是下了血本。不但将剩下的三个儿子一块带着出征,还把大老婆小老婆的,带着几十号一块送人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