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姓又是一个极其罕见的姓氏。
相传黄帝天天为了没有贤明且能力超强的人辅佐,时常发愁。
这天黄帝做了个梦,梦见一阵大风把地上尘土吹的比扫的都干净。又有一个人拿着千斤重的家伙赶着数不清的牛羊。
黄帝醒来后,觉得这两位肯定是老天派下来的,便发动全国人民寻找。
果然,找到了一个风后,另一个就是牧相。
不过这种传说咱们看看就行,别太当真。
靠谱的说法,是平定三监之乱后的卫国第一任国君康叔。因为当时康叔的封地叫牧,所以康叔的后裔子孙中,有取地名以牧为姓的。
由于牧姓人口实在太少,我也写不下去了。
******
隗字有两个读音,一个念kui,一个读wei,还有些地方念作yu。在姓氏里面,这个字正确读音是wei。
隗姓别看人口并不多,只有十来万人,但有趣的故事还真不少。
前文约略提过,周襄王娶了狄族隗氏,酿成一场大祸,这次就详细聊聊。
事情的起因,是郑国和滑国闹了不愉快,滑国转而投向卫国,郑国当然不高兴。
眼看着郑国要发兵攻打滑国,滑国肯定干不过郑国,就表示愿意臣服郑国。
但是郑国军队走后,滑国又倒向了卫国,这令郑国忍无可忍就无需再忍。
周襄王赶紧派俩代表来调停,郑国觉得周襄王偏心眼,向着卫国和滑国,便出兵攻打滑国。
周襄王大怒,心说老子是天子,说啥你都得听。胆敢不听话,就发兵收拾你!
问题是这时候的周王室已经没多少话语权了,周襄王倒是想打,却发现手底下没兵。
于是眼珠一转,看上了狄人。
狄人原来在北部属于游牧民族,周王室东迁洛邑,他们的活动空间就大了很多,逐渐搬到了今天的山西南部以及河南西北部一带。
周襄王给狄族首领带话,说只要帮我打败郑国,就娶你家闺女,也让你们知道知道名门贵族的生活是怎么腐败的。
富辰听说后赶紧劝周襄王,说我们跟郑国的矛盾,不过是兄弟之间闹点别扭。而戎狄这些人没有正性,又不讲武德信用的,跟他们合作无疑是与虎谋皮。
但是周襄王一口恶气出不来,心里老大不痛快,遂不听富辰的,坚决要打郑国。
狄人确实能打,把郑国给打服后,周襄王也不食言,娶了狄族首领隗氏,废了现王后,立隗氏为后。
问题是天天骑马射箭的野丫头,突然间住进深宫大院,她不习惯呀。这不,新鲜劲没几天呢,住不惯的隗氏便经常借打猎的名义往外跑。
周襄王天天忙着国家大事,顾不上后宫。一来二去,隗氏就跟周襄王的弟弟子带勾搭成奸。
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不透风的墙,发现了老婆跟兄弟偷情的周襄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什么能绿帽子不能绿!
子带也挺聪明,眼看着不对劲,屁股都没顾上拍,他先溜到狄人那边。周襄王也不客气,先废了隗氏再说。
跑到狄人那边的子带,对狄人首领少不得一顿搬弄是非。您想啊,听说亲闺女被废了,脑子不太会转弯的狄人,也知道跳起来骂街不管用,不如直接开打。
一顿操作猛如虎,富辰带领族人誓死抵抗,周襄王快马加鞭,跑到了郑国。而富辰带的几百号人无一生还,都战死沙场。
眼看着天子都被赶跑了,诸侯们肯定不愿意。于是晋国的晋文公重耳带着诸侯联军进攻狄人,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
要说狄人脑子转的慢,牵扯到生死存亡时候,人家也不笨,丢掉了子带,赶紧跑路。
迎回了周襄王姬郑,子带被带到洛阳,验明正身,执行枪决。
其实周襄王时候,诸侯已经不太把周王室当回事了。前面有齐桓公姜小白称霸,这时候霸主已经换成了晋文公重耳。
就在这次答谢宴上,晋文公提出想要死了之后按天子礼仪下葬。周襄王先是装糊涂,顾左右而言他。见晋文公一直不愿意放弃,便明确答复说不可以。
隗姓还有一个名人,就是东西汉交接时候的隗嚣。
隗嚣先跟着王莽干了一段,后来投靠更始帝刘玄。看到刘秀搞的风生水起,就劝刘玄投降刘秀,刘玄当然不愿意。
隗嚣便叛变了革命,表面臣服于刘秀,不久又向公孙述靠拢。如果不是这哥们不久就死了,指不定又投靠谁呢。
还有一位小人物,却也值得一提。
这位是南宋的一个小小的狱卒,如果不是沾了岳飞的光,恐怕隗顺的名字根本就不可能被后人知道。
岳飞被宋高宗连续十二道金牌,从离故都开封仅有二十来公里的朱仙镇召回,使北伐大业功亏一篑。
历史没有假设,如果岳飞真的把金人打趴下,首都从临安再迁回开封,中国的历史格局肯定又一个样子。
宋高宗被金人打怕了,提起来金国就打哆嗦。哦,对了,宋高宗赵构的不孕不育,就是拜金人的福所赐。您说,这种情况下,他哪有胆量跟金兵开战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