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常胜的观点,农学院里的很多人都很支持,特别是那些多年来没有评上副教授的千年“老讲师”,还有来到学校后什么都做不出来的博士们。
这些人真的很可怜,特别是来了2000年左右招进来的那一批硕士,有很多还是很优秀的。可当时,没有几个人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把精力都主要用在了教学上。那时正值结婚生子,因此大部分任课之余的时间都用在了家庭上。
后来,评职称时,要求越来越多,一年一年大浪淘沙,没有课题,没有文章。等和自己一起入校的硕士差不多都评上副教授开始评教授的时候,才反应过来。可为时已晚,自己的硕士期间的研究实验早已拉下,再捡起来做,研究内容也有些过时,缺少创新性。
挣扎了两年,发现自己连发个中文核心都难。而这时,学校已经开始引进博士,和年富力强的博士相比,科研自然又差了一等,慢慢的,逐渐丧失了评副教授的机会。
万尔稻就是这一波下来的老师,最终只能以讲师职称退休。
第二类同意马常胜的就是前几年引进的,到目前还没有评上副教授的博士们。他们大多数都想当年的硕士。没有申请到课题,没有几篇好的科研论文。若是按照徐四宝的想法,这些人更缺少了实验的机会,以后大概率会以讲师退休。
他们彷佛也意识到,这是最后一次争取的机会,如果真按照徐四宝的方案建立团队,自己这种没有枪,没有子弹的人,肯定会慢慢被淘汰。因此,他们大力支持马常胜。
第一次学院领导班子会议,经过激烈的讨论,没有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案。
吕院长无耐之下,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这次,不管怎么样,都要确定一个方案来。
为了充分突出为了学院未来发展的规划,除了党政联席会的成员,又叫了一些教师代表。
会议一开始,吕淑敏就说:“各位老师,咱们学院以前没有实验室,大家没有地方做实验,没有空间发展,因此,制约了我们学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实践教学,因此,咱们学院在近10几年都没有发展。和咱们学院同一时期建院的其他兄弟学校,早已申请到了硕士点,有的博士点都拿下来了。”
吕淑敏看了一眼徐四宝,又说道:“所以,这次咱们学院的实验室分配,一定要规划好,这关系到咱们学院以后的发展。下面,各位老师,都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话音刚落,马常胜就开口了,“各位老师都在,我谈一下我的看法。首先,咱们学院的学科发展缓慢,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以前学院里的老师没有机会去做研究。因为很多老师没有试验台,没有实验仪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成果少。现在咱们有条件了,那么,每个老师都有机会去做实验。我觉得咱们把实验室分出去,每个老师都有房间,都能做科研。”
马常胜说完,大家都很安静,没有人接着讲话。吕淑敏只好请坐在马常胜边上的张博士发言,他是实验室主任,对实验室的情况最了解。
张博士咳了一下嗓子,说:“各位老师,我作为实验室主任,先汇报一下实验室的情况吧。咱们学院目前加上大棚里建设的实验室,一共有17间。这17间实验室,有大实验室12间,小实验室5间,一个大实验室的面积,相当于2间小实验室的大小。那么,即使把大实验室都隔成小实验室,按照咱们学院的老师人数,平均分配肯定是不够的。我只讲一下大致情况。”
说完,张博士看了一眼马常胜,发现马常胜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听完张博士讲话,徐四宝说:“各位老师,我谈一下我的看法。这次实验室重新分配,牵涉到我们学院的发展,因此实验室分配,我觉得应该建立一个考核机制。不是说,这个实验室分配下去了,就是这个老师的了。咱们学院现在就有个别老师,没有做什么研究,也没有什么成果,还占据了实验室,别人想用,用不了。因此,要建立一个实验室考核机制,几年内没有课题,没有文章的人,就要清出去,不要占用资源。”
徐四宝的本意是,你想要实验室可以,但是你得出成果,出不了成果,没有这个金刚钻,就不要瞎掺和,占用实验室资源,哪凉快哪呆着。有能力的人,多分一点地方,没有能力的人,就去教学。
可南小林听了之后,内心里已经做了盘算,这两年,自己都没有几篇文章,即使去年中了华夏自然科学基金,按徐四宝的这个方案,谁能保证以后还能拿到?
于是南小林在徐四宝说完之后,接着说道:“现在国家提出破五唯,就是要求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不能急功近利,我觉得应该给每个教师提供发展的空间,有些研究的时间周期性很长,可能要几年才能出来成果,因此,个人认为,增加考核,对于学院的教师潜心搞科研不利。有可能这个老师前三年什么成果都没有出来,可能第四年就能出来,但第三年就被赶出了实验室,也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