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袁熙都知道,他也让郭嘉、国渊等人分掌了一些权。但听袁绍这么一说,才发觉以往都低估了这位父亲,要说其他的才能袁熙胜过袁绍不少,但轮到权利场上的斗争,在朝堂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袁绍确实是此中老手。
“父亲,你看三弟也来从军,要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好?”袁熙想起还侯在外面的袁尚。
“你三弟?”袁绍思索了会,叹息道:“你们兄弟三人,就以你最有才干,你大哥老大的人了,但办事心浮气躁处处想着争风头。而你三弟呢,他平素骄横,我怕他将来压不住部属啊!”
“才干是可以历练出来的,性子也是可以改的嘛,正南先生让我捎个话给父亲,说尽管给三弟苦差事,让他吃些苦头。”袁熙说道。
袁绍有些欣慰,笑道,“三兄弟里,数你跟显甫最能和睦。你大哥太争强好胜了,处处想着打压你们。按照道理来说,你长兄显思四处征战,劳苦功高,而且是家中嫡子,理应由他来继承为父的爵位。可是,他幼年的时候曾经过继给你的伯父,所以,在父亲的心里,是不能由显思来继任的。”
就像司马昭的儿子司马曾经过继给,没有儿子的司马师,所以继承皇位时就有了先天障碍,当然也只是一种障碍而已。
袁绍抬头望着大殿上面的梁柱,在袁熙面前来回踱着步,似乎在向袁熙倾诉,又似乎在自言自语。
“现在,你长兄显思有郭图、辛评他们支持,手下握有三万精兵,又有冀北世家作为依靠。为父就怕他曰我撒手人寰,你长兄不服你和显甫,你们自相残杀,祸起萧墙,那样,为父在九泉之下如何心安?”袁绍结束了踱步,最终停下了脚步,站在议事厅的门口,望着议事大殿外面高高的台阶,若有所思。
来者拾级而上,最终进入这座北方权力核心的所在,这座大殿就是袁家权力的象征。问鼎天下,他又何尝没想过。
只是乱七八糟的家事,正逐渐的让他丧失年轻时候的干劲,冥冥之中袁绍似乎感觉到,在有生之年,自己也许永远不会站在金銮殿上,俯视下面的苍生!袁熙没有说话,这时候说多了不好。让袁绍自己倾诉,做个听众才是最聪明的。
“所以,为父想要培养你成才,希望你参与军事,这也是为父让你随军出征的真正意图。我希望在为父百年之后,倘若你长兄和你们发生冲突的时候……你、你要坚定不移的帮稳定冀州!”袁绍说这话的时候嘴唇微微颤抖了几下,显然这个抉择让他并不舒服。
袁熙心里暗自叹息一声,虽然袁绍不承认,但是从一开始,在他心里还是是偏爱袁尚的,虽然也有心思传位自己。
所以后来史学家都说袁绍面对诸子夺嫡,优柔寡断,但是李渊面对李建成,李世民兄弟夺嫡之争时,不优柔寡断吗,那不是犹豫,那是无可奈何,几个儿子都很优秀,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能做的比他们好吗。
“父亲大人尽管放心,孩儿一定努力学习军中事务,将来不负父亲所托。”袁熙心里虽然那样想,嘴上还得老老实实的,按照袁绍的意思答话。
袁绍点了点头,面上露出欣慰的神色,伸手轻轻的拍了拍袁熙的肩膀道:“等拿下了幽州,我让你大哥做幽州刺史,元才(高干)做并州刺史,一起拱卫冀州。”
他顿了顿,突然问道:“显奕,你说说,将来我们袁家打下了偌大的基业,你想不想来继承它?”李渊也曾经如此试探过李世民,所以袁熙不能不警惕。
袁熙心中一惊,不知道袁绍是否在试探他,要是换做以往那可以随便应对,但经过父子间一番谈话,袁熙发觉自己并不能完全摸透,袁绍这个叱咤一时的诸侯了。
袁绍笑着,轻哼一声道,“怎么,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有什么犹豫的?”
袁熙首次觉得在袁绍面前陷入窘境,他喉头有些发干,迟疑道,“孩儿……”
袁熙心思急转,答道:“父亲,您正年富力强,是领着我们兄弟,开创基业的时候,继承不继承的事,现今说得为时过早。并且该谁来做,父亲心里也明白,定会选个可以将家业发扬光大的人,此时议论此事尚早。”
袁熙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将问题推回给了袁绍,因为自己现在并没有绝对的优势,袁绍神情有些激动:“我并不是嫡子,但有哪点比不上袁术那厮?就是这嫡长的破规矩,这些年来,袁公路处处欺压我头上!”
袁熙大惊,他想不到袁绍竟将内心的不满发泄出来。袁绍似乎也意识到言语过激了些,他顿了顿道:“我是说,要不是我自个的奋斗,还有你叔父的提携,就没有今天我们的家业。你说的对,要选个能将袁家发扬光大的人,而不是所谓的破规矩。”
袁绍严肃道:“你是三兄弟中最有才干的,也是最有孝心的一个。老大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可以安守一州之地,却不能将门楣光大。但是最近有人不断提出立世子的事,极力推你大哥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