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契林的到来似乎让哈尔逊看到了挽回颜面的希望,在齐契林抵达莫斯科的当天,这位总领事不顾着身体抱恙,向副外 交人民委员同志表达了强烈的抗议。
不过他只收获了一份很官方的答复:“对于贵国外 交人员的遭遇我们表示同情和遗憾,但是有鉴于这是由于不可抗力引发的,我们除了表示慰问之外,只能要求贵方的工作人员提高警惕,按照我方的要求提交保护申请……当然,我方也会尽一切努力去破案的,不过这需要时间……”
反正哈尔逊是碰了一颗软钉子,人家就没差直接跟他说自作自受了,气得这货的病更加的严重了。
说实话,齐契林的态度很让莫斯科大大小小的外部势力们感到惊讶,原本他们以为齐契林是来息事宁人的,就准备看好戏。结果一上来齐契林表现出的强硬让他们大吃一惊,难道说布尔什维克已经是横下一条心跟他们斗到底了?
当天晚上,美国驻俄国大使弗兰西斯就向本国政府报告说:“苏维埃政权已经跟盟国离心离德,鉴于可能出现最坏的局面,所以政府必须做好武装干涉俄国革命的准备工作!一旦条件成熟,就可以立刻实施!”
英国人的反应也是更加的直接,在讨论武装干涉的同时,他们觉得有必要加强对俄国的封锁,力求在经济上彻底的击垮苏维埃政权。而且,着重讨论了武装和支援反布尔什维克的白军的几种可行方案。
也就是说。进入到1918年之后,俄国的形势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了,只要一根导火索,就可以引爆整个火药桶。
导火索很快就有了。按照工农兵苏维埃中 央执委的决定,立宪会议应该于1月5日正式召开。为了在立宪会议上打击布尔什维克的气焰,为了推翻苏维埃政权,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孟什维克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几乎将一切人力物力全部都动员起来了。
不过这群可怜虫绝对想不到,就在这一天,布尔什维克将给他们当头一棒,大会开幕之时,布尔什维克代表团突然宣布:“立宪会议之中充斥着反 革命份子,他们企图利用立宪会议阻挡工农运动的道路。而俄国的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要求立宪会议承认伟大的十月革命所取得的成就。只有承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工人监督法令》。并且只有首先承认工农兵代表苏维埃政权的情况下,布尔什维克才会参加立宪会议。
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右 派和孟什维克怎么可能答应这些条件,不出意外的。布尔什维克的要求被断然拒绝了,于是在大会开幕之时,布尔什维克立刻宣布退出立宪会议。
其实布尔什维克的举动一点儿都不意外,在1917年12月12日,列宁在所做的《关于立宪会议的提纲》中已经明确的表明了这一点,如果立宪会议不能无条件的承认苏维埃政权,就应该用革命的手段去推翻他!
当然,所谓革命的手段只是一个文学上的修饰语,说白了,就是用武力解散立宪会议。直接让他滚蛋。不过对此布尔什维克内部也是有很大争议的。
比如李可夫和加米涅夫之流,就强烈的反对用武力解决立宪会议,痛斥这是什么违背民 主精神,是滥用暴力。不过好在他们的声音很微弱,造不成什么太大的影响。列宁的提议轻松的就被中 央委员会通过了,并且立刻执行!
所以当立宪民主党和社会革命党右 派兴致冲冲的准备一展身手的时候,却茫然的发现舞台直接被布尔什维克拆除了。他们为之努力了一个多月的东西,全都变成了一场空。
“切尔诺夫先生,我说过的吧,怎么样,一切都应验了吧!”萨文科夫极尽挖苦之能,“是哪个傻瓜告诉我们,立宪会议是希望来着的,现在怎么样,绝望了吧!”
切尔诺夫闷闷的坐在位置上,此时此刻他还能说什么,布尔什维克用实际行动给了他一个嘴巴,那是真疼啊!
“这是因为左 派份子的背叛!”切尔诺夫想了半天才给自己找出了一个借口,“他们竟然眼睁睁的看着布尔什维克为所欲为,他们才需要为此负责!”
社会革命党左 派在解散立宪会议一事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是比较暧昧的,没有他们的默许,布尔什维克不可能这么轻松的就解散立宪会议,也就是说他们认可了布尔什维克的行动。但是另一方面,恐怕他们也不太喜欢这个结果,毕竟他们对立宪会议还是有一定的想法的。
能让社会革命党左 派保持沉默,布尔什维克是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两党联合之后,布尔什维克是让出了一部分人 民委员会的交椅,拉拢社会革命党左 派。
当然,这只能算得上是小恩小惠,更重要的是,导师大人给了一个很符合他们口味的提议——用新成立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去取代立宪会议。
这个建议之所以符合社会革命党左 派的口味,关键还是在于他们在新成立的工农兵代表苏维埃中 央执行委员会里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跟立宪会议里面的席位比起来,工农兵苏维埃中执委里他们的影响力更大。也就是说,用后者取代前者之后,他们的政 治影响力不光不会萎缩,反而会扩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