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最南端,波罗的海的浪潮拍打着海岸的峭壁,在脚下那阵阵激起的飞沫映衬下,一座破旧的小教堂显得巍然而孤寂。也许在几百年前他见证了北欧海盗的强大,而现在它除了无声的抗议纳粹的侵略什么也做不了。
在小教堂的另一侧,一排不显眼的石头平房相连而卧,斑驳的墙灰和通身缠绕的蔓藤,让它们看起来像古建筑一样苍凉。
这里却并不苍凉,在入侵了丹麦之后,德国人就立刻将这排平房改造成了无线电监听站。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军就高度重视无线电技术,为了获取敌人的机密,大量开始建造监听设施。
比如哥本哈根的这一座,主要就是监听波罗的海东边以及瑞典的无线电信号。监听站的标准称谓是固定截收站,代号一般都是“某某气象站”,比如这一座就叫哥本哈根气象站。
在哥本哈根气象站里,各种监听设施是应有尽有,无线电收报室、侧向控制室、资料分析室、通信室、行政管理处、会议室、应急厨房、休息室、储藏室……动力和供暖系统隐藏在地下室,汽车库和士兵营房分布在平房附近。“气象站”的房顶上还耸立着一座高高的木塔,支撑着闪闪发亮的蜘蛛网一般的天线。
巴巴罗萨行动开展以来,哥本哈根气象站截获了红军相当多的无线电信号,比如红军的大功率电台传递的情报,比如红军空军同地面塔台的交流。但是在8月1日这一天,他们用最简单的办法获得了最重要的情报。
尽管红军远程航空兵机群采取了严格的无线电管制,从起飞开始所有飞机上的无线电一律予以关闭,但是驻扎在柯尼斯堡的红军地面指挥人员在攻击机群起飞之后。不可避免的要向总参谋部空军作战部以及军委发去一条简短的密码通讯,告之“断腿二号”行动已经按计划展开。
差不多就在这封电报抵达莫斯科的同时,它就被哥本哈根气象站截获了。平房里不乏德国最好的密码专家,他们很快就把密电还原成清晰的文本。并迅速递交给站长。
文本表明,红军的轰炸机群刚刚从柯尼斯堡出发前往波罗的海,目的地不明,不过飞机数量不小,而且型号都是苏联的远程轰炸机。年轻的站长立刻向所有可能遭受袭击地区的防空指挥部发出明确的警告,其中就包括克纳本。
试图达成“奇袭”的长程攻击一开始就暴露了行踪,可以说哥本哈根气象站居功至伟。而且很快,德国的索菲亚雷达也捕捉到了机群的影子。不过让德国空军很尴尬的是,他们几乎没有多少战斗机能够升空拦截,原因是飞机和飞行员都被抽调一空了。可以说李晓峰的欺骗计划起了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欺骗计划,后果将不堪设想。
奥斯陆,德国空军驻挪威总指挥部,斯塔贝格少将也被哥本哈根气象站的预警惊醒了,作为戈林派往挪威的空军代表,这位少将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初步在纳尔维克和克纳本建立了防空网。
斯塔贝格将精锐的第100摩托化高炮团配置在了克纳本。该团拥有20个高炮连,其中7个装备88炮,五个装备105毫米和128毫米重型高射炮。其余的8个高炮连装备20毫米和37毫米炮。这些部队总计装备166门各型高炮。
此外挪威“皇协军”也拥有一定数量的高射炮,累计差不多100门,虽然大部分都是小口径高炮,但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不光是克纳本地区拥有大量的高射炮,防空部队还布置了一定数量的防空气球,大约有60个。此外还有德国空军的少数bf-109可以参战。
从纸面上的数据看,克纳本绝不是个软柿子,相反,这是一只刺猬。唯一的好消息是。kgb的情报工作相当的细致,基本上摸清楚了当地的防空配置。并详细的在地图上标记了出来。
在这一天凌晨,哥本哈根气象站以及索菲亚雷达不断地送来警报。当时斯塔贝格少将在指挥部里问道:“它们往哪飞?”
“还不清楚,不过我相信,那一定是冲我们来的!”
此言不假,北欧地区有什么值得苏联重点关注的目标?除了纳尔维克就是克纳本,不管是哪一个,都在斯塔贝格少将的防区之内。不过让少将比较纠结的是,究竟是纳尔维克呢?还是克纳本呢?
这可来不得丝毫马虎,斯塔贝格手里的战斗机实在有限,大部分都布置在纳尔维克方向,因为bf-109腿短的原因,它们的留空时间有限,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出敌人的目标,截击机群将可能扑空。
不过斯塔贝格也有点小聪明,克纳本在纳尔维克的南方,从波罗的海方向来的敌机,如果不是攻击克纳本那就只能攻击纳尔维克。所以他首先给克纳本的高炮部队下达了一级战斗准备的命令,并命令唯一留在南方的那点可怜的战斗机前往骚扰一下敌机。说实话,斯塔贝格不看好自己的战斗机部队,因为根据雷达显示,这一波机群拥有大量的战斗机护航。能骚扰一下敌人就不错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