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可是有要紧的事儿要奏,先生乃忠厚之人,所奏之事必是为国为民之事,朕一定让人给办了?”正统皇帝『奶』声『奶』气的道。
听了这话儿群臣既有羡慕的,也有唉声叹息的,当然也有抱怨老天爷不公平的,老皇帝的信任到也罢了,如今这紫禁城的天都变了,怎么着这宠信也该轮到我们了吧,却不想人家的宠信比起先帝朝更加让人羡慕。
“人比人当真气死人啊?”顾佐轻叹了声,想起了先前皇上对自己的态度,再看看皇上对人家杨大人的态度,一直没说话的顾大人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杨峥面上堆着笑容,那笑容在正统皇帝的眼里,可比那些老臣舒服的多,幼小的他很自然的认定了杨大人就是地地道道的好人,只要他老人家说的话儿那就一定是对的。
杨峥可不知正统皇帝早已把自己当做了地地道道的好人,斟酌着这个孩子喜欢听什么,好一会儿才行了礼说道:“皇上,微臣有话要说?”
正统皇帝道:“先生不必多礼,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杨峥听正统的语气,没一丝一毫的不悦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道:“看来这老师的好处还真不少啊?”
沉『吟』了片刻,朗声道:“先帝曾说,贤君之治国,其政平,其吏不苛,其赋敛节,其自奉薄,不以私善害公法,赏赐不加于无功,刑罚不施于无罪,不因喜以赏,不因怒以诛,害民者有罪,进贤举过者有赏,后宫不荒,女谒不听,上无『淫』慝,下不阴害,不幸宫室以费财,不多观游台池以罢民,不雕文刻镂以逞耳目,宫无腐蠹之藏,国无流饿之民,此贤君之治国也。先帝柄国十年,时时以贤君自比,最为重视人才,所用人才各有长处,互相补充,如“蹇大人简重善谋,杨荣大人明达有为,首辅大人博古守正,而夏大人含弘善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大人;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大人;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首辅大人;事涉民社,则多出夏大人,而涉及品德『操』守必是杨溥大人了,百姓上的事必是问况钟、于谦、刘中敷、邝野、金濂、陈镒、王直、魏源、周忱、王佐、侯璡等人,而官员的好与坏就少不了顾大人了,先帝就是明白每个臣子的长处,才在短短十年里开创我大明盛世,陛下乃先帝长子,被先帝生前寄与厚望,我相信先帝在天之灵也希望陛下能效仿古之名君,做一个有知人善任的好皇帝!”说到了这儿,杨峥稍作停顿了片刻,目光不经意的看了看正统,眼看这位小皇帝听得十分认真,群臣也是一脸思索的样子,便知自己的这一番话算是起到了作用,顿时放下心来,慢慢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顾大人秉刚劲之『性』,戆直自遂,盖可希风汉汲黯、宋包拯。苦节自厉,诚为人所难能,先帝用他掌管都察院便是看重了顾大人的公正无私,廉洁自律的品格,先帝相信有顾大人坐镇都察院,我大明的官场必定是清明的,今日顾大人此举,固然有冲撞之意,但皇上也可以看到,顾大人的秉『性』,正直、刚毅、果敢,勇于负责,不怕困难,宁折不弯,决不妥协,意志坚定,勇往直前,这样的人无论是对谁都一视同仁,你是皇上也好,你是首辅也罢,该说他都绝不含糊,也绝不会退缩,微臣常听人说,海之所以浩瀚广大,在于能涵纳百川细流;人的德行要广大,也要有像海一样的广阔胸怀。宽则得众,“惟有德者能以宽服人,微臣相信陛下也是这样的帝王。”
小皇帝似被杨峥这一番话所激,红着脸道:“朕当然是了。朕先前是不知顾大人的为人,才下了这道圣旨,如今朕知道了,这圣旨自是不算了。”
此话一出,群臣各自看了一眼杨峥,顾佐轻叹了声:“果然是高手啊。就这一番话我顾佐这辈子也说不出来。”
其他官儿则是各自叹了声,心道:“这样的人才,也难怪能得到两代帝王的信任了,单说这份说辞,除了他之外,谁又说得出来呢?”
杨士奇见顾佐愣在那儿,急忙跪前一步奏道:“顾大人为人忠厚,一时鲁莽才说了些大不敬的话儿,难得是陛下胸宽如海,不予计较实乃我大明之幸事,今日是陛下临朝的第一日,不宜下这样的圣旨,依臣之见,这事儿算是陛下对顾大人的一次激励如何,回头让顾大人以都察院的名义上个表请辞便是了。”
正统道:“老大人说得是,就这么办?”听了这一番话群臣又是一叹,老狐狸就是老狐狸,这么一场好戏,竟被他三言两语给推了,这个本事不服不行啊。
一场闹剧到此落下了帷幕,顾佐虽说还要上个表请辞一下,可总好过接下圣旨,再说了这事儿已说得十分清楚了是一场误会而已,什么徇私,捷于科征,巧于谄事者以为能事;而勤于抚字,廉介自守者以为不称,公道不明,人怨不恤根本是无中生有的事情,况且这样一来也算是保全了都察院的声誉,所以在这件事上他对杨峥好不感激,不等杨士奇说完,便上前扣头谢恩了,这件事算是过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