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是个极为简单的问题,谁知那学生不只是故意的,还是有意的,大声道:“所谓忠孝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谓之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谓之孝!”这番解释倒也不错,可他见学生一脸的得意,又说了句道:”若老师让你去对当今圣上行忠孝之举,你该如何做?“他本是打压一下那学生的得意,谁知那学生说了声好,起身就走了。热门王直并非让学生去对皇上尽忠,不过心头也想看看他是如何为自己解围的?于是静观其应对方法。不一会儿,那学生回来了,重新落了座位。
王直便问道:“你怎么回来了,没尽忠啊?”
那学生洋洋得意的道:“不瞒老师,学生刚才想跳河尽忠,正在这时碰到屈原了,他不让我死!”“此话什么意思?”“我去到河边,正要往下跳时,屈原从水里向我走来,他说:‘蒋谦啊,你为什么要这样呢?我那时跳河自尽,是因为当时楚怀王昏庸地能;而你现在,听说是开明盛世啊!这样吧,你先回去问一问皇帝,看他说是不是昏庸无能,如果说是,你再来跳河,我等你!’这样,我就回来问老师了,不知我朝皇上可是昏庸之主!”
王直听后哪敢多言,但心里也不得不说人家聪明绝顶,辩才无碍,他能巧妙地为自己找到一个解脱困境的依靠:屈原。借屈原之语,给老师设立窘境,指出,“如果老师承认当今圣上昏庸,我就去死。”王直当然不会说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儿,除非活得不耐烦了,如此一来,蒋谦很自然地把自己以“死”中解脱出来了。假借他物,“他物”无论是言语还是实体,都要在此时此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震撼力。“
若说这个也罢了,前些时日他发现一个学生在墙上挖一深洞,养了一只小山雀。一天那学生悄悄的来喂鸟,让他给看见了,他一时心动就在墙上写一上联:细羽家禽砖后死;那鸟儿也不知是怎么就死了,等那学生再来喂鸟时,发现鸟已经死了。心中疑惑时看见墙上的对联,断定是他所为,就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王先生。他见到大为恼火,认为这是辱骂先生,于是执鞭责问那学生。谁知那学生从容不迫的解释道:我是按先生的上联套写的。有“细”就有“粗”,有“羽”就有“毛”,有“家”就有“野”,有“禽”就有“兽”,有“后”就有“先”,有“死”就有“生”。所以我就写了:粗毛野兽王先生,如果不这样写,请先生改写吧。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好的下联,只好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杨峥听得哈哈大笑,道:“有趣,有趣,这帮庶吉士倒也有趣,让人好生期待啊!“
两人说说笑笑,除了这些机智上的为难外,更多的才学上的较真,杨峥起初觉得这些庶吉士还有些用处,听到最后慢慢的感到有些担忧,说白了这些天之骄子,平日里仗着自己的才学过人,加上又不愁日后做不了高官,慢慢养成的自大骄傲,个个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这样一日两日倒也罢了,可长久下去,不免养成了目中无人习性,对他们来说可是没有办法呢的好好粗,怪不得胡滢让他来杀杀风气了,一来自己与他们年纪差不多,而来都是高才,他们是庶吉士,而自己已经是朝廷四品官了,他们的文章做得好,自己也有两篇优美的状元文章,所以自己来打击打击他们的自尊心就顺理成章了。就在他沉思的这么一会儿,听得王直道:“大人到了!“
杨峥心头一惊,只见前面一座房舍里,几十个学生做在一起,有的坐在座位上诵读四书五经,有的临摹书法,也有的是望着窗外不知在想什么,也有的在宣纸上挥笔疾书不知在写字,还是绘画,更多是三三两两的聚集在一起讨论着,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
“看不出这里的气氛还挺活跃的么,看样子一个个朝气蓬勃的,也用不着用人打击了吧?这不是催促我大明未来的希望么?”杨峥不住的嘀咕。
王直看他满脸的兴奋,那模样和里面的庶吉士的神情差不多,心道:“还是年轻好,就是有激情啊?“
杨峥看了一阵道:“这些都是庶吉士么?“
王直道:“嗯,都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除了朝廷授状元曾鹤龄为翰林院修撰,榜眼刘矩、探花裴纶俱为编修;在二、三甲中择卫恕、陈融、温良、姚本、张恕、万硕、黄澍、杨鼎、王连、李学、吴得全、朱子福、王振、蒋谦、韦昭等为庶吉士,隶翰林院;其余进士令还乡进学,以待用。“
杨峥哦了声,道:“这么几年都自我感觉良好,不自大才怪呢?“
不动神色的走了进去,王直正要进去,杨峥却是一把制止了他:“我先去看看,王大人看在外面看看就好?“
王直不知他弄什么鬼,心头虽好奇,还是忍着没走进去,而是在一旁观望。
杨峥先前在外面因热得厉害,脱去了官袍,此时只穿了一身月白色的儒服,慢悠悠的走了进去,倒也没引起旁人的注意,只是刚想走近那帮激烈争论的人群时,迎面走过来两个男子,前面的一个,唇红齿白,生得十分的满洒,后面的一个,体态微胖,但也是眉清目秀,一派玉树凌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