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你看,他们又丢下了上千具尸体,还有不少又累又饿动不了的饥兵,如果咱们还继续分粮食的话,恐怕往前追不了多久,咱们手上的粮食就要分完了。”九江府瑞昌县附近,两支军队正一前一后行进着,在前面的自然是李自成的数十万大顺军,当日,李自成出兵八十万,直扑九江,可是在九江城外的一场大战之后,如今跟随在他身边的只剩下了一半人马,而这一半人马还在被青弋军骑兵驱赶着往湖广方向撤退,撤退路上,很多饥兵倒下了就再也站不起来,就连李自成自己都不知道,最后真的到了湖广境内,他手上的兵马还能剩下来多少,李自成不敢想,因为近万青弋军骑兵就像毒蛇一般跟在自己身后,只要停下,就会被咬上一口,大顺军这个巨人已经受了重伤,禁不住毒蛇咬一口了。
前面的大顺军不断有人倒下,对后面的戊戌等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死了的也就死了,可是还剩一口气活着的,戊戌还要给他们分出一点点保命的粮食,对于中军都督府的整体战略来说,所谓的更多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指的是老营兵和正兵,对于这些随处可得的饥兵,或者严格意义上来说就是路上搜罗的那些饥民,中军都督府还是想救治一些,救治的目的倒不是刘毅发善心,而是现在青弋军到处都需要发展,发展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人力,饥兵对刘毅来说就是最好的人力,因为他们是拥有原罪的人,相比于青弋军直接拯救的饥民,这些饥兵会被发配到各处矿场或者需要劳动力的地方去做苦力,相当于朝廷的徭役,只有服刑期满之后才会得到释放,恢复自由民的身份。这个政策他们已经实施了很久,目前看来效果很好,这是一个三赢的局面。
一方面,这些饥兵本来就是作为战俘到了各处矿场农场,但是刘毅给他们的待遇要远远好于在大顺军中,至少他们能吃饱饭,这就已经是了不得的待遇了,这些战俘惊喜的发现,原来做了青弋军的俘虏,生活反而比原先更好了,做点苦力算什么,在大顺军中还不是一样做苦力,不仅是苦力,还是炮灰,至少在青弋军的农场矿场中,他们能吃饱,也不用担心自己有生命危险,各处地点都配有建设兵团的医师,如果有人生病受伤了还能得到救治,这条件相比于他们以前的生存环境已经是天堂了,所以只要到了青弋军中的饥兵,没有人想逃走的,都盼望着青弋军不要赶他们走。另一方面,对于刘毅来说,获得了数量极多的劳动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良家子从军,从而扩充青弋军的兵力,一个势力一个国家,无论怎么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在人口上,只有拥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才有发展空间,对于中军都督府来说,现在的人口还远远不够,他们还需要吸纳更多的人口,才能建立更强的军队,拥有更大的实力。
最后就是反向宣传方面,对于投降的饥兵和正兵,刘毅基本上就是甄别军官,将这些军官毙了,普通的小兵和饥民一律留下,这样一来,不至于引起全面的对立,同时通过救治和给予粮食,让他们知道青弋军才是王师,跟着李自成这种反贼没什么好下场。很多在大顺军中的人都是沾亲带故,整村整镇裹挟进入大顺军,所以一旦能联系上,将在青弋军这边的情况告知大顺军中的熟人亲戚,会带动更多人投诚,对于瓦解大顺军有正面作用。
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戊戌对于那些倒地的还活着的饥兵不能见死不救,基本上都会分出少许的粮食供他们保命,戊戌的意思是先给他们一口吃的将他们的性命吊住,等到追击李自成的任务结束,返回的时候再将这些人全部捎上,而且吴东明的传令兵也过来传达了主将的意思,后续的步兵队伍已经分成了两个部分,吴东明命令陶宗等人带领四个师留下打扫战场,另外几个师留下伤兵,出动剩下的兵力跟在骑兵的后面,收罗大顺军遗弃的士兵,将这些人全部带回去,所以戊戌需要分出一点点粮食给他们,再加上尽量派出一些医师救治轻伤员,保证尽可能多的人活着,留给后面的青弋军步兵。
吴东明下达这样的命令,自然引起了很多将领的不解,比如庚子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虽然没有直接质疑吴东明的命令,但是庚子却直接询问戊戌,为什么要将粮食和淡水分给这些敌人,他们的任务不是追击压迫李自成的主力部队吗,要这么弄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得撤了,否则别说是给这些饥兵了,自己的战士和战马都要没有水源了。戊戌和庚子最大的差别就在这里,这也就是为什么庚子还不能成为一军主将,而戊戌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原因。因为庚子对于刘毅的心思还不甚了解,或者说对于青弋军的长远规划还一知半解,远不如戊戌透彻。作为刘毅的第一任亲兵队长,戊戌的才能不仅在于战场上的技战术,而且还有对于刘毅心思的准确把握,就像是后世的领导秘书一样,不仅仅是要工作能力强,察言观色和准确把握领导的思想脉络才是他们的独门绝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