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召和师爷出了正厅大门,就看见一个容貌俊美的年轻人走了过来,身后跟着两个护卫,这应该就是李家的二公子了。
夏知府正不知如何开口,李安首先开口道:“小侄李安途径上源府,特来拜会夏世叔,打扰世叔了!”
这一声“世叔”就表明了李安的态度,既把夏廷召当成自己人,又以晚辈自居,一下子就让夏廷召知道该怎么回应了。
“哈哈哈哈,世侄来上源府,怎么不派人提前告知呢,我也好派人出城迎接。来来来,外面风大,咱们里面说。”
“世叔请!”李安执意让夏廷召先行,再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让夏知府很高兴,看来这次自己不但赌赢了,还赢了不少。
双方来到知府衙门的后院,这是夏廷召住的地方。大应王朝的地方官府衙门都是这个构造,前面是办公场所,后面是一把手的住处,这样方便办公,免得境内发生急事或者上级发布紧急任务找不到人。
大应朝廷官员实行异地任职,这也是很多朝代所实行的一个基本制度,目的呢大家也都清楚,就是为了避免当领导的任人唯亲或者其他腐败行为。虽然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两个当领导的可以私下里达成协议,我照顾你的亲属,你照顾我的亲属,但这个政策多多少少还是有点作用。
这个异地呢,在大应王朝是指不同的府,比如夏廷召的祖籍是北方四府中的明德府,夏家也是当地有名的一个世家,后来夏廷召考中进士,在家族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个好位子,然后慢慢往上爬。
后来,夏廷召得李家之助,坐上了一方诸侯的知府宝座,跻身三品大佬之列,在往上就是回朝廷中枢入各部当侍郎了,而侍郎其实是各部尚书的后备人才,各部尚书一般都会特诏入阁为宰相,位极人臣,因此各部的日常工作其实是由左右侍郎来主持的。
有了这层关系,夏廷召算是李家的人,但还算不上嫡系,也不入核心,因为严格来说,夏廷召是通过陈抱甲才与李家搭上了关系。
当年陈抱甲入京参加科举考试,巧遇同样参加科考的夏廷召,两人相谈尽欢,一见如故。夏家在京城有房产,因此夏廷召便邀请陈抱甲到夏家宅院一共居住备考,陈抱甲是个豪爽的人,并不矫情,欣然入住。
俩人一起研读诗书,讨论学问,切磋文章,互相欣赏,夏廷召非常敬佩陈抱甲的学问人品,陈抱甲也欣赏夏廷召的踏实稳重,没有豪门子弟的习气。
后来,陈抱甲名落孙山,夏廷召却榜上有名。
夏廷召知道这是因为陈抱甲没有背景,而自己家族肯定打点关系了,但这种事又不好说,他只能替好友难过。
于是就发生了陈抱甲酒楼里喝酒消愁巧遇镇西将军李成之事,随后陈抱甲回到夏家宅院找夏廷召告辞,并告诉夏廷召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个当幕僚的工作,以后有缘再见,
夏廷召一听这也不错,至少能够有份收入养家糊口,以陈抱甲的才学或许还能受到重用。京城大佬太多,夏廷召也就没有问陈抱甲投靠到哪个大佬麾下当幕僚。
后来夏廷召辗转到西北当同知,这才了解到当年陈抱甲是投奔了当年的镇西将军,现在的定国公李成麾下,并且受到信任和重用,已然成为定远军的军师将军,正三品,还是掌兵的实权武职。
在这个世界,同样的品级,武将的地位其实还是稍微高于文官的,尤其是在西北这块地界,定远军的武将更是比地方上的文官牛叉。
夏廷召的同知是正四品,其职责就相当于知府的副手,就算是正三品的知府,见到陈抱甲这个定远军的军师都得恭恭敬敬的。
因此,俩人再见面时,夏廷召有些激动,既高兴于老朋友再次相见,又感慨人生之际遇变化莫测,当初没有背景的落榜书生得遇人生贵人,于是扶摇直上,飞黄腾达。
不过,俩人的友情的确是很真挚,并不因双方现在的身份地位而变味,在陈抱甲的帮助下,夏廷召的工作很顺心,比一般的二把手干得舒服多了,下面的一些县令等官员甚至把他跟知府老爷等同事之。
整个西北谁不知道陈军师乃是定国公的绝对心腹,是李氏集团的核心人物,连继任镇西将军的李家长子李宁都对陈军师恭敬有加,以长辈对待。
夏廷召能与陈军师称兄道弟,谁不得给他三分面子,李家就是西北的天,多少人有事要求到李家而不得门而入,跟夏廷召打好关系说不定关键时刻能帮忙说句话呢。
后来,陈抱甲请求定国公李成为夏廷召运作升任知府之事,李成也觉得夏廷召算是半个李家集团的人,能力和履历也都很合适,便帮了一把。
李家势力再大,也不能随便找个人就能推上知府的位子,这个人必须有能力,资历也够,得有资格竞争那个位子才行。而夏廷召就很符合条件,进士出身,在中枢衙门里干过,在地方基层也干过,现在又在同知的位子上干了好几年,年年考评都不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