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彦的采访之后,镜头便不再单独聚焦在他身上。
孙静菲、邱汶希、孟潇、春舒、沙鲁克、库答……
村民们,孩子们。
每一个临时聚集地里的人,都在为道路的抢修,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当看到天后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和村民士兵们一起搬石头、铲泥土,弄得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所有人都不由想起了林彦那句话。
“静菲姐是值得所有人喜欢的偶像。”
反观林彦,更比孙静菲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手上被划出的一道道伤口。
头发上和脸上一片片泥土痕迹。
还有那和战士们以及当地村民们打成一片的开心笑容。
观众们看到了一个与以往舞台上、大荧幕里认真形象完全不同的,更加生活化的林彦。
每个原本喜欢林彦的人心中都不由涌现了同样的想法:
“你同样值得大家喜欢!”
渐渐地,镜头开始放在这次抢险的主力,那些年轻的士兵们身上。
屏幕中那些身影,要比天后和林彦更加震撼人心!
他们许多人头上和身上还缠着绷带。
不分男女地一个个几乎成了泥人,完全看不清样貌。
但是没有一个人退却和叫苦。
所有人仿佛拧成了一股绳索,在为了救灾赈灾的道路早日通畅而拼搏。
虽然直到这里,纪录片中还没有出现战士们救人的镜头。
但是所有人都不会忘了他们搭好帐篷之后,迅速集结消失在雨幕中的身影。
他们身后那些同他们一起努力的普通百姓的存在。
正在时刻提醒着所有人,这些年轻人救下的灾民要远远更多。
他们才是最值得人们铭记的人。
第一期纪录片接近尾声,其他摄制组在不同地区拍摄的战士们抢险和救人的画面开始出现。
在许多大型机械没法抵达的地方,他们用简单的工具、没有工具甚至就用双手,去刨开一片片坍塌的建筑,挖出被困在里面的人。
在道路被毁、汽车进不去的废墟里,他们就用肩膀把一个个灾民扛出来,第一时间交给医护人员,拼上自己的命与死神赛跑。
在被海啸或洪水冲毁的堤坝中,他们扛着沙袋飞奔而至。
沙袋不够,他们就自己跳进水里,组成人墙……
随着这一幕幕触动人心的画面出现。
一阵激昂的音乐响起。
一首歌的信息出现在屏幕上。
《为了谁》。
作词:林彦
作曲:林彦
演唱:孟潇。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歌声之中,是那些在几乎抵达膝盖的淤泥中跋涉的脚步。
是那一张张沾满泥巴,却依旧咬牙坚持的面庞。
是那双已经血肉淋漓,却依旧不断挖开碎砖瓦砾的手。
“为了谁。”
“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一双双眼睛开始浮现。
战士们义无反顾奔向对抗自然灾害前线的时候,他们背后,是家人们眼中的满满牵挂。
当平民无助地被困在残垣之下或是激流之中,那些身影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眼中顿时燃起了希望之光。
当他们累倒在地,枕着沙袋倦极而眠的时候,从旁边走过的孩子与大人,眼中只有敬爱与感激。
当他们目睹壮烈战友遗容的时候,眼中是无穷无尽的不舍与悲痛。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尽管天灾无情,但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在第一时间冲进灾区,对每个普通人伸出援手。
尽管黑夜无眼,但总会有一束光,照亮每一个人的前行之路。
“谁最美。”
“谁最累。”
“我的乡亲、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歌声中,屏幕逐渐黑了下来。
一行行名单开始出现。
孙仁立,33岁,上尉,梁洲野战第二军团第4师第7旅第2团三营三连政治指导员。
杨品名,25岁,军士,梁洲野战第二军团第4师第7旅第3团三营汽车连驾驶员。
牛田,20岁,列兵,梁洲野战第二军团第3师第8旅第12团一营九连战士。
魏肖强,18岁,列兵,梁洲野战第二军团第3师第8旅第12团一营六连战士。
李民忠,24岁,少尉,梁洲琼城军区陆军步兵1团一营六连见习排长。
岳寿涛,20岁,上等兵,梁洲琼城军区陆军步兵1团一营六连12班炮手。
黄小飞,19岁,军士长,梁洲丘城军区空军高炮9团四营八连火炮技师。
……
这些都是在支援孟洲时为了救人而英勇捐躯的战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