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朱雀军团第一旗的主力部队,在九龙山北面和西北面布下两道防线。他们的兵力在三到四万人之间,贸然向谢豹的玄甲军发起攻势,实属不智。因此,第一旗的主将决定还是暂缓行动,等候援兵到来。
远处的谢豹见状,知道朱雀军心里已经产生了胆怯之意,不敢再莽撞行事,转而原地固守,静待后续部队赶来,然后再重新进攻。
若是这么拖下去,拖到朱雀军第二旗的兵马也抵达此处,那对方兵力将攀升至七万上下,会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所以,僵持不动只会对玄甲军不利。
谢豹虽然嚣张跋扈,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的猛将,作战经验极为丰富,故而绝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乖乖跟着朱雀军的节奏走。
相反,他要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才行。
时间不久,稍事休整的玄甲铁骑再次动了起来,谢豹的表弟崔俊臣率领一万五千骑兵进攻朱雀军第一旗的西北防线,谢豹则亲自指挥两万精锐攻击正面的北部防线。
蹄声轰鸣、大地震颤。
战力不亚于突厥人的玄甲军,开始全面冲击朱雀军团。
以轻步兵为主的朱雀军,尽管士气高昂、准备充分,但是他们的体系和装备,仍旧无法有效抵御骑兵压制。当初潼关之战的不利情形,再次于江南战场重演。
面对骑兵如同浪潮般一波接一波的冲锋,最前面的几个步兵方阵相继崩溃,大批败兵向后退却,撤往第二道防线身后继续抵抗。
然而,第二道防线没有支撑多长时间,也同样难逃被无情冲垮的厄运。
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第一旗的三万五千兵马战损就超过了三分之一,主将拼尽全力维持部队状态,在尚未彻底崩溃前,下达了全面后撤的命令。
谢豹得势不饶人,立刻招呼崔俊臣与自己合兵一处,继续追击朱雀军团第一旗,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杀出去了二十多里的路程,又干掉对方四千余人。
在牛浪湖附近,第一旗的残兵碰上了渡江的第二旗,总算是缓过一口气,没有惨遭谢豹的全歼。不过,这两旗兵马会师之后,情况却并未得到任何好转。
此时天色已经黑透,双方大军在牛浪湖畔摆开阵势,数不清的灯球火把,隔着一两千步的距离铺陈开来,放眼看去,漫山遍野,望都望不到边。
谢豹挥舞着双锤,在阵前来回驰骋,颇有气势。经过前面对战第一旗,他此时也已经完全放下了顾虑,感觉朱雀军团不过尔尔,根本不用担心什么。
他冲着手下连连大喝,不断激励鼓舞士气,玄甲军团的骑兵们举着长枪马刀,高声应和,蓬勃战意冲天而起,看上去就压过对面的朱雀军一头。
虽然纯骑兵的人数比纯步兵少了将近一半,但真正的战斗力却反超对方很多。
这也正是谢豹底气的由来。
崔俊臣策马来到近旁,大声问道:“豹哥,打不打?弟兄们等的都着急了。”
谢豹闻言哈哈一笑:“打!狠狠打!把那帮软蛋打个魂飞魄散,好让他们知道知道咱的厉害!俊臣,传令各部队组成鱼鳞阵,你做先锋,开始突击!”
“遵命!”崔俊臣兴奋地答应一声,抽出战刀,一边喝令各队集结,一边驰骋而去。
片刻功夫,玄甲叛军开始全面行动,各营兵马训练有素、配合娴熟,几乎就是眨眼的时间便组成了一片占地宽广的鱼鳞大阵,并向对面的朱雀军稳步推进。
一见叛军动了,朱雀军不禁再次紧张起来,第一旗和第二旗的将士相互配合,组成了二十个大方阵,分作三排部署,前后交替、梯次掩护。
说实话,他们的结阵看上去规规矩矩,暗合兵法要旨,基本上挑不出什么毛病或疏漏。然而,站在阵列中的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清楚,阵势摆得好,并不代表坚不可摧。
面对成千上万铁甲骑兵的猛冲,只有镇疆军那样的重装步兵才有可能抵挡得住,轻步兵除了白白送死,根本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镇疆军的橹盾,是由一人多高的坚木打造,盾牌外面裹着铁皮,尖底插入地面之后,好似一面生了根的铁墙,配合密密匝匝的铁制长枪,几乎坚不可摧。
反观朱雀军团,橹盾仅仅是寻常木板,又薄又脆,用来抵御骑兵冲锋的长枪数量同样少得可怜。
这还只是第一层防护,而作为防护核心的甲胄,双方更不可同日而语。镇疆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是李江遥花了血本打造的重装部队,士兵们层层铁甲、盔连面罩,挤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堆铁疙瘩。当年突厥骑兵拼了老命,都无法在平野上摧垮重装步兵的方阵。
相比之下,朱雀军团几乎等于毫无防护。绝大多数的战士穿着的都是铁甲背心或轻质皮甲,颈披、肩披、护臂、护裙这类护具装备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不少部队还顶着南方特有的竹盔,穿着草鞋或布鞋。
像这样的防御水平,打一打山贼土匪没问题,与普通的叛军步兵较量也还过得去,但是对上谢豹的玄甲军团,只剩挨揍一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