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听到门外的争吵声,想要挣扎着爬起来,可最终还是失败了,
无奈之下,他只能出声喊道:
“阿亨!有何事?”
听到太史慈的声音,门外突然安静下来。
只听得吱呀一声,门被打开,太史亨了冲进来,激动道:
“父亲,终于醒了!”
见父亲要挣扎着做起来,太史亨赶忙将其扶住:
“父亲要好生休息才是。”
太史慈,摇了摇头,看向门外之人,
却发现是孙权派来的使者,于是问道:
“敢问使者何事?”
使者犹豫了一下,不顾太史亨眼神中的警告,
将孙子曲阿被斩首一事告诉了太史慈。
太史慈,听闻后又是先是一惊,然后便觉得心中一痛,大呼道:
“曲阿啊!曲阿!是我害了你。”
太史慈一口鲜血喷出,再次晕倒在病榻之上。
又不知过了多久,太史慈再次醒来,
这次他的身旁聚满了人,
隐约间太史慈看到一个医者摇头而去,
视力渐渐恢复,当他看到众人眼中的悲戚之色时,
此时他也明白了这也许是自己最后一次醒来,
“子义!”
这时他突然觉得有人握住了自己的手,
抬头望去,却是周瑜,
见到周瑜,太史慈忍着浑身的剧痛,笑着问道:
“我将见伯符,公瑾可有言带之?”
听到太史慈的话,周瑜脸上哀色更甚,
“瑜,定不负伯符当年所望!”
听到此话,太史慈眼前再次出现了一些幻觉,
那时,他随孙策征战江东,周瑜出谋划策,
只是几年间,江东之地尽归孙氏,
本想着能随伯符,征战四方,
可惜,孙策被刺,一切都化为了泡影,
幻影渐渐消失,眼前开始便的暗淡起来,
太史慈好似觉得劳累多年的身躯,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在此刻,他的心中又迸发出许多不甘之情,挣扎着喊道: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喊完,太史慈已经是进气多,而出气少了,可他口中还在说着:
“曲阿!曲阿……”
呢喃两句,太史慈就此失去了声息。
只听得屋内一片哀嚎之声,
太史亨更是放声痛哭,
周瑜看了一眼孙权派来的使者,哀叹一声:
“伯符所留之人,已无多矣,你且回去吧!”
那使者冲着周瑜拱了拱手,转身而去。
这时太史亨,突然抬起了头红着眼喊道:
“都督,你要为我父亲报仇啊!”
听到此话,周瑜愣了一下,脸色阴沉道:
“汝欲何处寻仇?”
悲痛中的太史亨也没有注意到周瑜的脸色变化,而是继续喊道:
“皆怨那武陵郡守金旋,若不是他抓了孙曲阿,家父亦不会去武陵犯险,
若不是他斩了孙曲阿,家父亦不会因此事而郁结于心,而……”
听完太史亨所言,周瑜沉默了下来。
此时他的心中思索着此事,倒不是为太史慈报仇。
而是想到了金旋此人。
“那人倒是有些出乎我的意料,未曾想荆州还有这么一位能人。”
想到金旋,周瑜便想到了更多的事情,
“亦不知其,是否忠于刘表,若是忠于刘表,那……”
周瑜突然站了起来,招来自己的亲卫,耳语了几句,便将其打发。
太史亨见周瑜如此动作,急忙问道:
“都督可是要为家父报仇?”
周瑜点了点头,叹息一声道:
“算是吧!”
……
半个月后,
武陵的生活依旧平静。
半月前的纷争对武陵百姓的几乎没有影响,
只是在看到水贼斩首时,百姓高兴了一阵,
可随着春耕而来,他们很快忘记了这件事,
唯有捕鱼为生的百姓,还在传颂着金旋的事迹。
郡守府上,
金旋正坐在正堂之上,听着下面的议论。
如今武陵已经没有蛮族之祸,
耕作的事情可以全部铺开,
但因为耕作的土地更多了,所以工作也是的更加繁忙。
而武陵又没有多少官员,所以重担皆落在了,潘濬,廖立等人的身上。
堂中正商议着,划分分土地,招揽流民的事情。
而金旋听着众人的议论,却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该不该将马铃薯拿出来?”
一个月前金旋终于刷出了马铃薯,
可他要拿出来的时候,他有些犹豫了:
要知道马铃薯可是个大杀器,
明清时期人口由几千万爆炸到四个亿,
其中一份功劳便有土豆,
可要是拿出来,金旋心想:
自己必定是保不住的,一旦流传开来,
到时候……恐怕只能便宜拥有广大土地的曹操,
因而金旋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等一等再说。
“不过若是等我平定黔地,说不得可以在黔地推广马铃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