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赵老将军,冯君侯终于结束了寻欢作乐的日子,离开冀城向平襄而去。
沿着通渭水而上,路途很好走。
毕竟这些年平襄与冀城联系极是紧密。
每个月往来的商旅车队数不胜数。
平襄出产的毛料,大部分都要经过冀城,然后再在冀城发往三个方向,汉中、关中、凉州。
同时从蜀地运来的各类物资,也要经过冀城,然后再发往平襄。
所以这条沿着通渭水两岸开成的道路,就显得极为重要。
校尉府这几年还特意调了工程营,同时征召了大量胡夷人力,对这条路进行扩建修整。
同时最初那些反叛大汉然后被俘获的胡夷劳力,也有一大批是被投入进来。
对于冯鬼王来说,在基建方面,现在他缺的已经不是基础规划和基层的工头,而是大量的劳力。
冯鬼王对劳力的渴望,那是永无止境的。
别人家还只是想要那些会耕种的劳力,后来最多发展到会纺织的胡女,但冯鬼王不一样。
他什么样的都要。
不会耕种就去工地,去矿场,只要有手有脚,总有安放你的地方。
就连小孩子,那都是可能的后备归化胡人。
多念几个a、o、e,多读几句“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以后再操着一口似是而非的下洛音:“吾乃雍凉人士……”
那不就成为大汉子民了吗?
而支撑起这种扩张的,还是要以足够的粮食供应为基础。
这也是为什么冯永就算是明明在主粮足够的情况下,仍然要让许家二娘子想尽办法开荒,做好备荒储粮工作。
行走在这条大道上,冯永这一行人,人马众多,就算是想要低调那也难。
即便是没有打出旗号,但路上的商旅只要稍有点眼光的,都知道肯定又是校尉府里的哪个大人物的车驾,纷纷主动避让。
张星忆掀起车帘的一角,向外看去。
只见路上人来车往,皆是结队而行,很少有单独行走。
不去看其他,光是看那牛车马车驴车,都能知道这些结伙而行的商队大多都是有跟脚的。
因为普通人家根本就攒不出这么多的牛马驴。
就算是现在有了陇右,同时越巂那边也开始出卖大型牲口。
但牛这种用来耕种的大牲口,除了官府特意租给农户之外,剩下的,基本仍是掌握在大户人家手里。
对种地为主的人家来说,牛可是比马还要金贵。
蜀地相当一部分耕地,那是水田,马可不能下去拉犁。
更重要的是,虽然给那些世家推出八牛犁,解放出一部分隐藏人口。
但是他们所要用的牛……比起以前来,那可是要多得多。
也就是苍头黔首以前就有不用牛,用人也能拉着犁耕种的习惯。
再加上冯永从一开始在汉中就开出来的牧场,还有后面越巂的大规模开发,能够提供比较稳定的大型牲口买卖和租赁渠道。
所以这才没有让耕牛与耕地之间供求关系矛盾加剧。
至于到了现在,汉中、越巂、陇右三个地方,都能供应耕牛。
但是,有一头牛的人家,即使已经不算是村霸,但至少也仍是村里最顶尖的人家。
至于能用牛来拉车运货的,除世家与权贵,别无他想。
就算是地方上有良田几千亩的土财主,真要拿出几头牛,拉这么多的货,走这么远的路,那也能心疼到咯血。
在这些人来车往中,比较特别一点的,就是那些商队里头,还掺杂着一部分胡人。
张星忆知道,这些胡人基本就是从最初去祁山帮忙给校尉府运粮的胡人部族转化过来的。
最初是因为兴汉会手里的滇马,一到冬日里就不能出祁山,所以校尉府让胡人自己去祁山运自己的口粮。
后来校尉府又挑出一部分通过考察的部族,给他们发放资格,让他们帮忙运送物资。
当然,事后是有酬劳的。
这算是校尉府给最早归附大汉的部族发放的福利。
等到了后期,校尉府的底子越来越厚,有很多胡人渠帅就开始看不上这一点利润了。
他们不是开草场剥削劳动力赚差价赚剩余价值,就是让族人参加义从给他们卖命赚前途。
心黑一点的,直接就是把族人当劳力,打包一部分卖给了冯鬼王,以最快的速度赚上第一桶金,同时还能赚冯鬼王的好感。
然后再找门路洗白自己。
给校尉府运送物资就算是冯鬼王给这小部分心黑渠帅所留的后路之一。
虽然乍一看起来,得到的利润没有前面那些聪明人那么多。
但却是个细水长流的生计,只要校尉府一天还需要运输物资,那么他们就能一直靠这个过活。
只要他们干熟了,就算冯鬼王以后不管陇右,官府难道还能真换了别人?
物资供给这种事情,军中的规矩向来都是用熟不用生,不到迫不得已,谁也不敢去乱改乱动。
毕竟这是事关军中上下的性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