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一旦发作极其难以控制,为了对付疟疾,人类分别从青蒿和金鸡纳树中提取药物。”
“金鸡纳树中提取的便是大名鼎鼎的奎宁!”慕容婉道,见我一脸的迷茫,有些好气地说:“你对破案那么在行,难道一点医学知识都没有?”
见我点头,慕容婉不得不从头给我解释:“1820年,法国化学家皮埃尔-约瑟夫佩尔蒂埃和约瑟夫-布莱梅卡旺图合作,两人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该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运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20世纪60年代初,疟疾再次肆疟东南亚,奎宁失效,疫情难以控制。”
“西医至此完败在疟疾之下!”慕容婉冷哼一声道:“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作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中国《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所指之物即为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前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退热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1969年,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受命解决植物治疟的秘密。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同时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民间配方,她先后整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共有640多种草药的《抗疟单验访集》。”
“在最初的实验中,屠呦呦发现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慕容婉说。
“现在你相信了吧?即便是在先秦时期,古人也可能掌握着现代人所不掌握的技术了吧?”慕容婉说完,看着我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我消化她的话。
喜欢迷案缉凶之破疑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迷案缉凶之破疑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