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之所以没杀张绣,是因为他是童渊的弟子,而大名鼎鼎的赵云也是童渊的弟子,两人是师兄弟关系。
赵云是秦家女婿,交友遍布秦军上下,而童渊又是嬴昊极为尊重的宗师,并且还专门写信邀请对方来洛阳观礼。
基于这两层关系型,秦军才没有对张绣下死手。
不久前赵云就前来游说过,结果被张绣给果断拒绝了。
李秀宁虽给过张绣恩惠,但连赵云都失败了,她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才拉着符存审一起来。
“秀宁公主,符兄,你们怎会在此?”
张绣的反应比符存审还大,他不明白这两人为何会出现再此,可当听到两人的解释,以及来意后,他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唐国的时间不多了,他真的要给唐国陪葬吗?
李秀宁其实都高估了张绣对秦国的恨意。
张济才死的时候,张绣心中确实充满仇恨,天天都想着找李存孝报仇,也正是因为如此他的实力才会进步的如此迅速。
但后来他就渐渐的看开了,毕竟那可是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谁杀谁都不奇怪。
况且函谷关一战,李存孝杀的人多了去了,唐国名将战死近三分之一,甚至连李元霸都被斩断一臂。
这些人的家属,包括唐王李世民,都想想李存孝报仇,可又有谁能杀的了李存孝呢?
张绣会这样想,主要还是仇人李存孝太过于强大了,使得他根本看不到任何报仇的希望,那还不如放弃仇恨呢。
正史上,张济因军中缺粮,出兵到刘表处掠夺,却攻打南阳郡的穰城时中流矢而死,也就等于死在刘表之手。
张济死后,张绣接管了部队,也并没有为张济报仇,而是与刘表联合屯兵于宛城。
由此足可见,张绣是个明白人,能报仇他自然会报,但真的报不了仇的话,他也不会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在李秀宁和苻存审的轮流劝说下,张绣最终决定放弃和李存孝之间的仇恨。
李存孝实在太强大了,以他的资质和实力,根本看不到报仇的希望,跟何况现在唐国都要灭亡了,天下间根本没有能够单独和秦国对抗的势力,继续和秦国做对简直就是在找死。
蝼蚁尚且偷生,张绣自然是不想死的,所以他决定放弃仇恨,归顺秦国。
说降了张绣之后,李秀宁心情大好,又继续去游说其他将领。
在李秀宁、张绣、符存审三人的游说下,被俘的唐军将军纷纷投降,只剩长孙无忌等数人还在坚持。
对此,李秀宁也没有强迫。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妻兄,两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唐国未灭国,旧主未死,就变节投敌的话,下半辈子恐怕都会抬不起头来。
霍去病亲眼见证了李秀宁说降了符存审、张绣等将的全部过程,不敢相信过程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李秀宁说过的话,他们也不是没说过,可那些顽固分子却就是不愿降,而如今只是换了个人再说一遍同样的话,却起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这让霍去病都不禁感叹,李秀宁在李唐的影响之大,所以这次联姻秦国绝对不亏。
张绣和符存审投降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他们之前,唐国还没有一个中郎将级别的将领降秦,投降的都是一些校尉,最高级别也不过偏将而已,可是如今却一次性投降了两个。
万事开头难,有了张绣和符存审带头,未来唐国投降的将领肯定会更多,级别也会更高。
有李秀宁在,未来出兵拿下唐国的话,未必就不能招降杨戬、高思继、李悝、李斯等名将名臣。
看着站在李秀宁身后,一脸恭敬的张绣、符存审等将,霍去病说道:“夫人,关于诸位将军家人的事,在下已经上报给李靖大都督了。
办日前,大都督已经向长安派遣了使者,一番谈判后,李唐也已经同意送回诸位将军的家人。”
不同意不行啊,关于《洛阳条约》,李唐有部分小条款并未按照约定履行,比如司马懿和质子的问题。
尤其是质子,临时废除世子李治,立李星云为世子,这不是在条约的钻空子嘛。
哪怕李唐找的借口再好,可没履行就是没履行,秦国完全可以借此称李唐不遵守约定,诚意不足。
秦国之所以没有追责,也是故意再给李唐挖坑。
在嬴昊看来,条约是用来干嘛的?就是用来撕毁的。
不,应该有好处就遵从,没好处那就撕毁。
秦国被各国联合施压,在加上开国大典在即,才签订了《洛阳条约》。
至于条约内容,秦国自然是没吃亏,但好处肯定没唐国多,而这对秦国来说就是吃亏。
所以,从条约签订那刻开始,秦国高层就都知道,主公早晚会撕毁这个条约,可违约毕竟名声上不好,所以就需要找个光明正大的理由。
现在李唐不遵守的条例越多,将来秦国出兵借口自然也就越多。
李世民并不知道嬴昊所想,在试探性的违背了两项条例后,也不敢在试探秦国的底线了,所以才会如此果断的放回了张绣等将的家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