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大佬
黎元洪下意识的向外面天空看去。“没有啊,天气一直很晴朗啊。”
茶香袅袅,沁人心扉,袁兆龙放下茶碗笑道:“哈哈,黎大人,我说的变天,不是这个天,是大清国的天要变了。”
“我看……应该没那么快吧……”
黎元洪对革命党武力推翻清廷的做法并不报以信心,否则也不会脚踏两条船,一面忠于清廷,一面与革命党暧昧不清,在他认为,革命党动静,闹了十多年了也没能成事,这一次也不会太长久,有可能朝廷的镇压大军已经走在了半道上。
然而袁兆龙却是信心十足:“黎大人,今非往昔,看看当今天下,四川在闹,直隶在闹,湖北在闹。老百姓站在我们革命党这一边,洋人也冷眼旁观,封建皇帝独裁统治在这个世道已经行不通了,改朝换代的时候到了,大清已然失了民心,气数已尽,大厦将倾。满清皇帝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难道黎大人就没有考虑考虑清廷倒台之后的打算?”
黎元洪思量一番,提出不同观点:“我看未必,朝廷日子确实是不如从前,但满清毕竟已经统治**三百年了,根基深厚,大部分百姓仍是忠于朝廷,朝廷也已意识到百姓不满皇帝独断专行,不也立宪改革了吗,起码二十年内清朝统治不会动摇。”
袁兆龙觉得有些好笑,原来黎元洪对朝廷平定叛乱还是抱有幻想的,不肯加入革命党冒险,想要说服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必须下猛药了,让他彻底断了清廷这一条路,死心塌地的参与革命。
袁兆龙询问道:“袁某问一下袁大人,不知朝廷这个内阁是何时组建而成?”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黎元洪道:“内阁,黎某还记得,是今年五月组建的,当时黎某还参与过呢。”
袁兆龙又问:“不知内阁里都是那几位大臣呢?”
黎元洪也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人物了,朝廷里的大臣没他不认识的,黎元洪一个一个的数算道:“这里面有*理大臣庆亲王奕匡,协理大臣徐世昌、那桐,外务大臣梁敦彦,民政大臣肃亲王善耆,度支大臣载泽,陆军大臣荫昌……一共十三个,好几个是黎某的老相识呢都是朝廷重臣啊。 ”
袁兆龙再问:“那这十三位大臣谁是汉籍,谁又是旗人,谁又是皇族宗亲呢?”
被袁兆龙抛出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问的一头雾水,黎元洪搞不清他这么问的意思是什么。
黎元洪回忆道:“这些人里面呀,皇族宗室的有奕匡,载泽,载洵,溥伦……”
越往下说,黎元洪的声音越小,不禁瞪圆了眼睛,他似乎看到了这里面的阴谋。
见黎元洪这种恍然大悟的表情,袁兆龙冷笑道:“十三个大臣,九个旗人,其中又有七个是皇族宗亲,请问黎大人,当家的还是皇族,何来的立宪,让权?”
“唉……”
黎元洪叹口气,无言以对,原来清廷玩的竟然是这一出,假意皇帝交权,内阁由皇亲组成,实际上帝国的统治权力仍然牢牢掌控在皇族的手里。
“袁某读书不多,但仍记得这么一句话: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这是民主的最早阐述,袁某奉之为经典。当今老百姓苦苦哀求的无非是民主二字,各退一步,希望皇帝民主立宪。
但皇族的做法令人很失望,死抓着手里的权力不放,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老百姓可以让皇帝坐上这把龙椅,也能把他们撵回关外去。”
袁兆龙忽然起身,上前去一把抓住黎元洪的手腕,怒目圆睁,鹰隼般锐利的目光刺得他心里头发毛,手腕被袁兆龙抓的生疼,黎元洪不敢说话,他的心也再度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袁兆龙暴起伤他性命。
“黎大人,清廷虚伪假意的立宪,通过内阁实则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朝廷大权,占据天下不足一成的满人替天下九成的汉人做主,谈何而来的民主!老百姓都看得出满清皇族的假仁假义,难道身居高处的黎大人就愿意这么龟缩着坐看天下纷乱而不有所作为吗?”
袁兆龙咄咄逼人的语气锋芒,黎元洪心惊不敢与之对视,心中只是叫苦。
“这……这……”
“宋卿兄!”
不等黎元洪说完客套话,袁兆龙直接打断,接下来的内容他不喜欢听,也不想听。
袁兆龙的语气中七分规劝带着三分威胁道:“宋卿兄,当前局势已经容不得你犹豫不决了,摆在你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其一,效忠满清皇帝,做四万万老百姓的对手,走上一条独裁封建回不了头的不归路。其二,加入革命党,与老百姓一起推翻这个腐朽腐败脱节的世界,夺过我们希望的民主!”
说到这里,袁兆龙送开了手,又坐了回去。“我想,宋卿兄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站队。袁某在这里为宋卿兄准备了两条路。
一者,外面有一辆马车,宋卿兄坐上马车一路向北走,出了武汉渡过长江,你依然是朝廷的重臣。二者,革命党组建的临时ZF有一个都督职位空缺,是袁某专程为宋卿兄留下的,若是愿意,袁某愿意与宋卿兄共同为民主革命而努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