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师兄师姐怪异的表情,顾秋风看在眼里。
他微微一笑,语气客观而冷峻。
“试想,如果董承、伏完这些人密谋成功,夺取了军正大券,他们会不会饶过曹操一家老小呢?另外,整个曹氏宗族,乃至于夏侯氏家族,他们会不会刀下留情?”
五位师兄师姐没有立即回答“会”或者“不会”,而是皱着眉头,陷入了思考。
这算是……一句话把天给聊死了吗?
顾秋风暗自嘀咕了一句,继续说道:“其实曹操做事非常有章法,他有着自己的准则,比如像出卖董承、王子服等人的董府家奴秦庆童,事后向曹操讨赏,曹操却毫不留情地将他就地斩首,第五十七回,出卖侍郎黄奎的苗泽,事后向曹操说:“不愿加赏,只求李春香为妻。”曹操却笑道:“你为了一妇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义之人何用?”便教将苗泽、李春香与黄奎一家老小并斩于市。这个画面也挺惨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罗贯中在这后面还写了一首诗:苗泽因私害荩臣,春香未得反伤身。坚雄亦不相容恕,枉自图谋作小人。”看看,罗贯中他老人家就是力挺曹操的。”
“你想……表达什么?”郑宗绪突然问道。
这家伙……文学素养可以啊!
顾秋风暗暗惊叹,又说道:“同样是投降,第六十七回,张鲁走途无路归降曹操,曹操优礼相待,封他为镇南将军,为什么?因为他战败逃走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劝他放火烧掉仓廪府库,但是他认为府库是果家所有,于是尽数封存,全部留给了曹操;前面曹操平定中原之时,张绣用贾诩之计,杀了典韦、曹昂、曹安民,官渡之战前夕,刘晔说张绣、贾诩来降,曹操却不计前嫌,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还和他做了儿女亲家,又封贾诩为执金吾使;还有关羽,屯土山而约三事,下山归降之后,曹操反倒对其敬重有加,这说明什么?说明曹操是个公私分明,看重“忠义”的人,可别小看这八个字,真要做起来可不容易,孙权做不到,刘备同样也做不到。”
五位师兄师姐又不说话了。
“哈!”
沉默了一阵,吴刚笑了起来,“现在才有点煮酒论英雄的意思啊。”
他这么一插科打诨,气氛又变得活跃了。
“秋风学弟。”
孔泽神神叨叨地说道:“你说的这些东西,我以前从未见哪个人讲过,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施文秀感叹道:“我感觉跟他看的不是同一本小说。”
“我也是!”李小红连忙表示赞同。
顾秋风笑道:“我看的《三国演义》,作者是罗贯中,不知道你们看的作者是谁?”
胡侃了几句,六个人又绕回去了。
吴刚、郑宗绪、孔泽、施文秀、李小红分别援引小说中的内容说了下曹操的坚诈狡猾。
作为三国迷,他(她)们说的东西,顾秋风自是了如指掌。
《三国演义》的第一回,曹操一出场,罗贯中首先对其外貌进行了一番描述,然后就指出——这家伙从小就不是个“好东西”!
【操有叔父,见操游,荡,无度,尝怒之,言于曹嵩。嵩责操。操忽心生一计,见叔父来,诈倒于地,作中风之状。叔父惊告嵩,嵩急视之。操故无恙。嵩曰:“叔言汝中风,今已愈乎?”操曰:“儿自来无此病;因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信其言。后叔父但言操过,嵩并不听。】
第十七回,曹操攻打淮南袁术,日费粮食浩大,诸郡荒旱,接济不及,他令小斗放粮,却移祸粮官王垕,又借其头息事,并说出了那句令后世网友们引为笑谈的话:汝死后,汝,妻,子,吾自养之,汝勿虑也。
同样是第十七回,曹操割首代发,罗贯中还写了一首诗,评论了一番。
【十万貔貅十万心,一人号令众难禁。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
第二十三回,假手杀弥衡。
第三十回,曹操幼时好友许攸自袁绍处来投,问及军粮多少,他自始至终无一句真话,被拆穿后,仍以“兵不厌诈”搪塞。
第三十六回,伪造徐母手书,从刘备那里骗回了徐庶。
……
加上所谓的“梦中杀人”、“杀杨修”,充分爆露了曹操坚诈狡猾的本质。
但是,他也有“雄”的一面。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终生未称帝,而是清醒地意识到,过早称帝不能成功,体现出正至上的成熟。
此外,他在重视人才、任用人才方面也可圈可点。
如小说第五回,关东十八路诸侯共讨董卓,曹操信任马弓手关羽,使其出战华雄,并酾热酒一杯壮行,与袁绍、袁术兄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还是以庞统为例,来说说曹操、刘备、孙权三人吧。
庞统首次出场,是在第四十七回,他因避乱寓居江东,后遵从周瑜的安排,跟随志大才疏的蒋干来曹营献连环计,此时,他空有一个“凤雏”的名头,而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声势正隆,尽管如此,曹操还是亲至辕门,迎接他入帐。
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和孙权第一次见到庞统,是什么反应?
彼时庞统因献连环策,成就第一功,可是呢?刘备仅仅因为他颜值低就对其能力打了个差评。
孙权也差不多。
且看原文是如何说的吧。
【于是鲁肃邀请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乃问曰:“公平生所学,以何为主?”统曰:“不必拘执,随机应变。”权曰:“公之才学,比公瑾如何?”统笑曰:“某之所学,与公瑾大不相同。”权平生最喜周瑜,见统轻之,心中愈不乐,乃谓统曰:“公且退。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鲁肃曰:“主公何不用庞士元?”权曰:“狂士也,用之何益!”肃曰:“赤壁鏖兵之时,此人曾献连环策,成第一功。主公想必知之。”权曰:“此时乃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也,吾誓不用之。”】
三人的用人之术,在此高下立判。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不是虚言哪!
基于此,所以顾秋风才想去“投奔”曹老板!
喜欢我的芳华时代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我的芳华时代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