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顾秋风的第三个论文题目是《从〔长生殿〕和〔桃花扇〕看清初戏曲发展变化的特点》后,趁着他看书的间隙,五位师兄师姐时不时走过来考校一番。
比如吴刚就曾问:元杂剧四大家都有谁?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是个坑。
其实,关于元曲四大家,元明清三代的评论家各有不同的看法,如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说:“关、郑、白、马”,明人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说:“马、郑、关、白”,明人王骥德在《曲律》中说:“王、关、马、白”,同是明人的徐复祚在《曲论》中说:“马、关、白、郑”。
可见,关汉卿、白朴、马致远三人总是被列入“元曲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实甫和郑光祖,两人的代表作分别是《西厢记》和《倩女离婚》。
郑宗绪也笑着问了一个问题。
“《桃花扇》中哪一句话直到今天还非常流行?”
顾秋风知道,郑宗绪嘴里的“流行”,实际上就是“有哔格”。
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就是小case了!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施文秀问道:“洪昇除了《长生殿》这部剧外,还有一部名为《四婵娟》的剧,你知道吗?”
顾秋风点点头,回道:“《四婵娟》与明代徐渭的《四声猿》体制相仿,是由四个单折短剧组成的。第一折写谢道韫和叔父谢安咏雪联吟的故事;第二折写卫茂漪(卫夫人)向王羲之传授簪花格书法的故事;第三折写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斗茗评论古来夫妇的故事;第四折写管仲姬和她的丈夫赵子昂泛舟画竹的故事。《四婵娟》取材于历史上才女的佳话,以抒情的词笔,表彰了主人公的才华和爱情,表现了洪昇一定程度上的尚情崇理的思想,和他在《长生殿》中描写的李、杨爱情有一致之处。”
话音刚落,却听得孔泽说道:“《窦娥冤》里,窦娥至死不屈,立下三桩无头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现在网上有人说,窦娥怎么能立誓让楚州大旱三年呢?这到头来苦,的,不还是老百姓吗?”
“这就咱们常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了。”顾秋风笑着说道,“网上那帮人,啥都没搞明白就在那儿瞎哔哔,偏偏还要装出一副很有研究的样子,看着都恶心人!”
“哈哈哈!”
李小红指着顾秋风笑道:“看,连我们的秋风学弟都忍不下去了!”
众人大笑。
顾秋风也跟着笑了笑,不再言语。
在他看来,网上的这种论调,有点那啥,对,键盘侠的内味了!
就以《窦娥冤》为例来做下说明吧。
《窦娥冤》原本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
而这则故事,来源于西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汉书·于定国传》所载文字略同。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又对这个故事加以丰富和发展。
传说寡,妇周青恭谨孝顺婆婆,后婆婆垂老,不愿为寡,媳累,乃自经而死。周青的小姑告官,谓母为嫂所杀,太守不察,将周青屈打成招后处死,行刑时,周青鲜血逆流,缘十丈幡竿而上,且冤,魂不散,郡中枯旱三年。
这则故事虽是传说,但也能映射出西汉末年民生凋敝,正至辐败,脏管坞吏欺压百姓的事实。
及至元代,杂剧作家们竞相以这个故事为素材,编成剧本,除《窦娥冤》外,如今仍知其名目者还有王实甫、康进之、王仲元三人的同题创作《东海郡于公高门》(均已佚)。
那么问题来了,关汉卿他们这些剧作家为什么要对这个故事大书特书,甚至让剧中的主人公发出三桩无头誓愿?
很显然,元代的苛正,它猛于虎啊!
从顾秋风的角度来看,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这些都是戏曲中的东西,它们是虚构的,目的是为了控诉或者说反映元代灌肠的黑暗,吏治的辐败,作家们的改编、虚构都是立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而后人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要注意区分,现实是现实,虚构是虚构,二者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否则……这天就没法聊了!
试想,如果全据现实,按历史史实走,那《三国演义》算什么?《水浒传》又算什么?更别提神魔小说《西游记》了!
还有,如果白居易、白朴、洪昇他们这些文人完全按照正史来写,唐明皇和杨贵妃之间算怎么回事?爱情吗?呵呵,坚情还差不多!
说到底,即使是同一个故事,在不同时代作家的笔下,也都有一个侧重点。
这之后,六个人又说起了郑光祖的代表作《倩女离魂》。
大家的文学水平基本上都过关了,没有谁这么问:“这则杂剧讲的是宁采臣和聂小倩的故事吗?”
事实上,《倩女离魂》这则故事出于唐代陈玄佑的传奇小说《离魂记》,宋人改编为话本,金人董解元则编为诸宫调,元杂剧初期作家赵公辅有同名剧本。郑光祖的这则杂剧,是参照赵公辅的作品以及相关的说唱材料改编而成的。
《倩女离婚》这剧写的是:
张倩女和王文举系指腹为婚,王文举长大后,应试途经张家,欲申旧约。张倩女的母亲却嫌弃王文举功名未就,不许二人成婚,王文举无奈,只得独自上京应试。张倩女忧思成疾,卧病在床,魂灵悠然离体,追赶王文举,一同赴京,相伴多年。后来王文举状元及第,衣锦还乡,携张倩女回到张家,当众人疑虑之际,张倩女魂魄与病躯重合为一,遂欢宴成婚。
吓人吗?
应该说不吓人。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其实是一部爱情剧。
它与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合称“元杂剧四大爱情剧”。
哦,顺便一提,聂小倩和宁采臣的故事,出自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聂小倩》。
只是啊,荧幕上展示的故事,与小说中的故事,又大有区别。
喜欢我的芳华时代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我的芳华时代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