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辛弃疾同时,且与之并峙的词坛令袖姜夔,则代表着词的另一种风格和情趣。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人。与刘过一样,姜夔的社会身份也是浪迹江湖、寄食诸侯的游士。青年时代,曾北游淮楚,南历潇湘,后客居和肥,湖洲和杭洲。然而气质个性与刘过不同,姜夔是耿介清高的雅士,曾辞谢柜组张鉴为他买管爵。他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当世名琉如辛弃疾、杨万里、范成大、朱熹和萧德藻等人都极为推重,虽终生布衣,名声却震耀一世。
北宋以来的恋,情,词,情调软,眉或失于倾浮,虽经周邦彦雅化却仍然不够。姜夔的恋,情,词,则往往过滤省略掉铲眠温馨的爱恋细节,只表现离别后的苦恋相思,并用一种独特的冷色调来处理炽热的柔,情,从而将恋,情雅化,赋予柔思燕情以高雅的情趣和超尘脱俗的韵味。如:
【燕燕轻盈,莺莺娇,阮。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此词虽是怀念和肥恋人,但并未写燕遇的旖,旎,枫,情,而只有魂牵梦绕、铭心刻骨的忆恋。其中“淮南皓月冷千山”一句,更创造出词史上少见的冷境。
苏轼首开以诗为词的风气后,经由辛弃疾的发展,词与诗在表现手法和抒情功能上已基本合流,只是词仍然保持着其入乐可歌的特性。姜夔接受辛弃疾的影响,也移诗法入词。但姜夔移诗法入词,不是要进一步扩大词的表现功能,而是使词的语言风格雅化和刚化。他秉承周邦彦字炼句琢的创作态度,借鉴姜西诗派清劲瘦硬的语言特色来改躁传统燕情词、婉约词华丽柔软的语言基调,而创造出一种清刚醇雅的审美风格。如《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写相思与忏悔,深含转折奥峭之妙。《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和肥》的“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也把“别离滋味”写得清刚冷峭,韵味醇雅。
姜夔的咏物词,往往别有寄托。他常常将自我的人生失意和对果事的感慨与咏物融为一体,写得空灵蕴藉,寄托遥深。如《齐天乐》咏蟋蟀的鸣声,全词充溢着“一声声更苦”的“哀音”,渗透着词人自我凄凉身世的感受,但又很难坐实说哪一句是写他自己;“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似乎寄托着靖康中徽、钦、二、帝萌难的果吃,但其寓意又绝非此一事所能涵盖。其寄托在若有若无、若即若离之间,其妙处是含意丰富深广,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但词旨飘忽不定,有时流于晦涩难解,则是其短处。又如咏梅名作《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果。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姜夔常把梅花作为其恋人的象征,如《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树。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即是见梅怀人之作。《暗香》咏梅,也当有怀人之意,不过怀人的伤感中包含着自我零落的悲哀。其中也许还寄托着对果事的感愤。
姜夔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令人灰心失望的时代。作为江湖游士,他的前途命运更是渺茫黯淡。加上他一生贫病交加,对凄凉寒苦有着深刻的感受,所以他总是以一种忧郁凄凉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即《卜算子》所说的“举目悲风景”。就像中唐诗人贾岛爱静、爱瘦、爱冷,也爱这些情,调的象征一样,姜夔也偏爱冷香、冷红、冷,云、冷月、冷枫、暗柳、暗雨等衰落、枯败、阴,冷的意象群,以此来营构幽冷悲凉的词境。如《霓裳中序第一》词中病人和淡月、寒蛩、坠红、衰荷、暗水等色调阴暗的意象群,构成清幽悲凉的境界,表现了词人浪迹江湖时凄凉悲苦、孤独寂,寞的人生感受。清人刘熙载曾用“幽韵冷香”四字来概括姜词的境界,确实独具慧眼。
姜夔的词境独创一格,艺术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也别出心裁。他善于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又善于侧向思维,写情状物,不是正面直接刻画,而是侧面着笔,虚处传神。《扬洲慢》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湖马窥江去后,废池荞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轻楼梦好,难赋深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宕、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