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深谋远虑
皇帝对以应天府为都城有不满,这些事情很多文武百官也都是心里有数的,尤其是那些开国功臣,对于当初的定都之难更是历历在目。
迁都的事情他们或许想过,这些年或多或少的也有一些风声传出。
可是现在当皇太子当众在朝堂提出这件事情,这其中的意义显然就不同了。
心里的那些侥幸等等,现在也算是彻底的破灭了。大家都心里清楚,太子现在提出来这些,那就说明太子也对以应天府为都感觉到不满,他也是赞成迁都的。
甚至皇太孙也表现出来了积极支持迁都的姿态,甚至还表现的无比强势、容不得反对的声音,那就更加说明一些问题了。这边的祖孙三代人都要迁都,谁还能拦得住?
能够劝得住皇帝的人有限,可是现在看起来也唯独有皇后还没有表态了。只是这些年皇后对于朝堂的事情已经不再关心,甚至大家都在怀疑皇后是不是也支持迁都的提议!
文武百官们,或许真的需要认真考虑迁都的事情了,因为他们现在根本没有选择权。
暂且也不去理会那些文武百官此刻的担心或者忧愁,一点都不需要在乎这些事情。
朱标将朱雄英叫到了文华殿,直接问道,“卫所的勾补之法有很大弊端?”
“自然有一些,以前到未看出多少,但是现如今慢慢显露。”朱雄英就解释着说道,“爹,俺也知道没有什么万全之策,只是勾补之法到底差些。以前都是开国将士,倒也没太大问题,只是如今老的老、死的死,他们的子孙未必成器。”
说到底卫所制度就是老朱制定的大明朝的军事制度基础,也确实为大明打下来了天下。这其中有很多的优势,只是要说没有半点不足,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而现在最大的问题,自然也就是卫所制度的‘世袭制’,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
军户为世袭,且管理颇严格,除籍十分困难,大致上除非丁尽户绝、家中有人成为高官或是皇帝敕免,是无法除军籍的。
军户的主要的义务,便是出一丁男赴卫所当兵,称作正军,其他的子弟称作馀丁或军馀,正军赴卫所,至少要有一名馀丁随行,以助其生活。由于军户负担沉重,故多给有田地,且正军免全部差役,而在营馀丁及原籍下的一丁亦可免差役,以保障其生活并供给正军之生活。
军丁的分发地点,多以距离原籍地遥远且分散的方式,以防止逃兵,但长途的跋涉加上水土不服,给役卒带来不少痛苦。正军服役于卫所,必须带妻同行,以安定生活并生儿育女。每一军人有房屋、田地,每月有固定的月粮,但实际情形则常分配不足,行军时则发给口粮,衣装则须自备,武器则由国家以工匠生产。
军士在营,分成守备和屯田二部分,比例不定,按时轮流,屯田固定上交粮食,以供给守备军及官吏,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
这也是老朱曾经无比自豪的‘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由来,明朝的的卫所兵制,实乃吸取中国历史屯田经验,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
但是哪怕是洪武年间,就已经出现了不少的逃兵,因为生活困苦。所以哪怕有根补、勾补,这也不行,逃兵的现象也有些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根补即抓回逃军,勾补则由其户中以丁补,但此举既扰民又扰官,亦有军官藉此贪污,迫害人民,使乡里间痛苦不堪。
洪武初年的时候,每年的逃兵都在五万人左右!而现在,人数也在每年上万人左右的增加!
朱标忍不住叹了口气,逃兵之类的事情他自然知道,只是没有想到愈演愈烈了。
朱雄英现在也有些一筹莫展的意思,现在还真的不适合改变卫所制度,哪怕看起来天下承平,但是短期内还真的不适合裁撤卫所。
原因也很简单,卫所制度实际上不只是负责打仗,也负责农耕。现在大明的土地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其中就有一些负责农耕卫所的功劳。一些荒僻的地方,暂时不适合大量迁徙百姓,那就只能是卫所的军人们承担起来这些责任。
任何年代,都有一些人是需要做出牺牲的,朱雄英显然也没办法照顾到每一个人。
这边谈话还没结束,朱雄英就被老朱叫到了武英殿,同样还是关于卫所制度的事情。
老朱其实挺骄傲的,卫所制度的不足之处他自然清楚,可是他更加清楚利大于弊。而自己的子孙也能看到其中的不足、意识到其中的问题,那就更加值得老朱开心了。
这可是他悉心培养的接班人,以后是要执掌天下的,目光长远、深谋远虑,这显然是好事,对于大明的江山社稷有百利而无一害!
尤其是听到朱雄英意识到其中的不足,但是没有打算操之过急,老朱更加满意。
有些事情确实不能急,稳妥一点不是什么坏事情,尤其是在没有更好的应对办法之前,稳定最好。毕竟一旦下达了旨意,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引起一些动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