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邓晔,太冒进了!”小皇帝刘钰拍着大腿,心疼自己的两万精兵,“刘秀是什么人物?他也敢如此轻视?”
不过人家怎么也是为国战死,必须要给烈士待遇,皇帝下令道:“为国捐躯,一定要厚待其家属!他有儿子吗?让他来朕的身边,官职有的是!”
刘钰第一次吃这么大亏,足足两万人,全是精锐,就这么全军覆没了。
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意外,毕竟邓晔面对的是大魔导师刘秀,人家只带几千人就把四十多万直接灭了,何况邓晔这两万兵。
那么现在要不要和大导师死磕呢?
刘钰想来想去,决定目前还是不去碰河北,毕竟那是刘秀的老巢,逼急了别人会拼命的。他们两个目前最大的势力先斗得两败俱伤,刘永等人会趁势而起,天下一定会更乱。
欲速则不达,小皇帝不想冒这个险。
他要先把现有地盘治理好,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用软功夫先慢慢地削弱对方,然后再一击致胜。
刘钰觉得,如今只要能守住太行山一线,时刻在刘秀老巢旁边保持军事存在,就是一种战略上的胜利。要发力的话,还是琢磨一个离河北稍远一点的地方为好。
洛阳是个好选择,离河北不远不近,从洛阳向东直突过去,占据整个河南之地,可以与梁王刘永连成一片,刘秀南下之路就会被阻断。
只是洛阳的朱鲔太不得力,不仅无能,还贪恋权位,不肯放手,让小皇帝无法在关东大展拳脚。
刘钰在心里反复掂量如何把朱鲔踢开,把洛阳攥在自己手心里。
除洛阳外,南阳也是一个发力点,虽然离刘秀的统治中心远了点,可南阳是他起家的地方,有着超乎寻常的政治意义。
刘钰思来想去,琢磨该怎么让刘秀后院的火烧得旺一些,没想到,他自己的后院反倒起火了。
这一天,皇帝陛下正在与寇恂在宫中闲聊,兵曹尚书罗由觐见。
寇恂要回避,却被皇帝止住,他笑着道:“无妨!寇卿可一道听听!”
寇恂有点意外,兵曹尚书紧急求见,想必是有什么兵事发生,皇帝竟丝毫不避讳,让他这个敌方的俘虏一道来听,就不怕泄露什么消息吗?
如果他知道皇帝每次见吴原的时候,身边连个太监都不留,恐怕就不这么想了。
寇恂虽然坚持住在牢中,但是却时不时奉诏入宫,陪皇帝聊天。皇帝的话题很广泛,从日常生活小事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开始时寇恂还小心在意,生怕皇帝是为了从他口中套取什么秘密,后来聊的时间久了,便慢慢放松下来。
寇恂在下首默坐,看着兵曹尚书罗由进来,向皇帝行礼。
他惊讶于这个尚书的年纪,看样子不过二十几岁,竟已担当如此重任,由此想到上次见过的工曹尚书杨延寿,也不过二十岁年纪。
小皇帝的身边有许多年轻人,每个人都精神焕发、野心勃勃,让长安朝廷充满活力,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寇恂看着他们,觉得自己仿佛也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罗由来是向皇帝报告西北羌人反叛的事。
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冬天,西北暴发了羌乱,以先零羌为首的数支部落强渡湟水,占据金城数县之地,并侵犯陇西,四处劫掠。
罗由请示要不要发兵救援。小皇帝却一点也没着急,只是呵呵一笑,说道:“不用管,金城有窦融,至于陇西,让马援去操心好了!”
“陛下,陇西如今只有三万兵,要防备南面的公孙述,又要小心着河西窦融,能腾出来平羌的恐怕一万都不到,可臣听说,叛乱的羌人足有几十万。”
皇帝道:“一万?太多了,给马援三千兵马就够了!”
寇恂默不作声,心里暗暗盘算,一万人确实不多。羌人算是一个比较善战的民族。若是他寇恂,用一万人平羌可能会比较吃力,只是不知马援的能力如何。
罗由不知道皇帝哪儿来的自信,一万人面对数十倍的敌人,真的能应付吗?陇西刚刚平定,若是两郡之地被羌人劫掠,百姓可能会对皇帝产生怀疑,民心若动,陇西不稳。
可是刘钰毫不在意,坚持不再派兵,只下旨给马援,让他便宜行事,不必事事请示,这等于是授予了他全权。
罗由死活劝不动皇帝,只得无奈地走了。
寇恂问道:“陛下用人都是如此么?”
皇帝回答了八个字:“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作为汉朝人,寇恂第一次听到这话,不禁暗暗点头。这种用人态度很有帝王气魄,这气魄他在小皇帝身上屡屡看到。有时他竟然在想,刘钰这样的主上,确实能让手下一展所长,人尽其才。
寇恂又问道:“陛下说马援三千人便可平定数十万人的羌乱,想必陛下对羌人很了解。”
皇帝笑道:“朕不知羌,朕知马援耳!”
寇恂有点服了,他甚至暗暗地羡慕起马援来了,被主上信任,能遵从自己的心意行事,为国守边,无人掣肘,能尽情施展胸中所学,不正是他们这些人梦寐以求的事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