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身形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转过身来面对已将足球接在脚下的宋琦,做好了拦截足球的准备。
面对着球场边线,宋琦迎着来球用右脚的脚外侧照着足球一踢。
踢中了足球的左侧部之后,宋琦踢球脚往上一翘上抬。
足球立刻受力变线滚往中线,宋琦那抬起的踢球脚顺势下落侧身,远远望去,就好象他在抬腿跨步的同时将林磊横传过来的足球拨往了中线方向。
感应到这一切的林磊突然全身一震——“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传球后,他一边往球门区内回撤,一边用异感锁住了横向中路的足球。
足球越滚越远,但它与宋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当这种距离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后,林磊对足球的感应突然间一分为二。
也就是说,本来足球在林磊的感应中是单向的、只有一个方向,他一脚将球传向了中路的宋琦,这时候足球在他的眼里自然是越来越小、越滚越远、越来越靠近宋琦了。
当然了,这时候的足球在宋琦看来,自然是越滚越大、越滚越近、距离传球的林磊越来越远了。
这很正常,在球场上,每个球员由于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视角不同,他所观察到的景物也一定不是相同的。
不过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球场上,每一个人都只有一双眼睛、一个视角。
林磊之所以感到震动和惊讶,那是因为当足球滚到他和宋琦之间的中点上时,他对足球的感应及视角突然之间分成了两个,在这一刹那间,他一下子有了两种感觉、两双眼睛、两个视角。
一双眼睛是他自己的,是他本来就有的。
而另一双眼睛,却好象是宋琦的,就象是他已将自己的灵魂附到了宋琦的身体里面一样,他“看”到了“队友”林磊将足球传向自己,“看”了足球正在向自己滚来。
是“一心二用”吗?不是吧?象目前的这种情况,好象已经不属于“一心二用”的范畴了。
应该叫“二心二用”,也就是他林磊的一“心”和宋琦的一“心”相加。
这样二“心”相加叫“二心二用”似乎毫不为过。
也就是“多一个心眼”的意思了,隐隐约约的,林磊觉的这个“二心二用”似乎和他的“一心二用”神通有着极大的关联。
“看”到“队友”把球传给了“自己”,“看”到那足球越滚越近,“心”念电转之间,林磊便想好了这一球的处理步骤:先伸脚将球接在脚下,然后转身面对中线方向,然后带球前冲。
然而事实上,“自己”的身体却并没有按照“心”里设计好的步骤行动。
在“第二感应”中,林磊清晰无比的“看”到自己并没有伸脚停球,而是迎着来球一踢上翘落下,然后在一跨步间改变了足球的运动方向侧身追球。
两种不同的处理思路,使林磊明白到自己并没有对宋琦产生任何影响,这时候在球场里的宋琦,还是宋琦本人,虽然林磊能够通过“第二感应”看到宋琦所能看到的一切,但他并不能代替宋琦,也无法通过这种特殊的“感应”去控制宋琦的身体。
两种不同的处理思路,也使林磊明白到自己和宋琦之间的距离。
在对这一球的处理上,林磊认为宋琦做的更好、更果断,省去了接球、转身两个不必要的环节,直接将球拨向中线,将接球、侧身、拨球这三个动作揉成了一个动作,将接球、侧身、拨球三个环节简化成了一个环节,简捷明了而不拖泥带水,如果是在一些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技巧就能为其争取到一些宝贵的时间。
而在关键时刻,双方球员所争的,往往就是这一、二秒的时间。
这就是经验,这就是技巧,这时林磊马上就意识到了这个最新发现的“第二感应”的作用和重要性——虽然无法左右和干涉他人的思想,却能进入别人的思想,体会到别人的感受和境界,这样一来,只要是场上的球员,就都有可能成为他的老师了。
宋琦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逐渐的,草地上向前翻滚的足球离他也越来越近,二米、一米——“要触球了。”
在这一步的最后一点上,宋琦和林磊竟然同时感应到自己的脚尖触到了足球。
在宋琦的感应中,这一触是他感觉最好的一触。
这之前,他一边全力的向前奔跑,一边仍能感应到那在他身前翻滚的足球,距离渐近时,他觉得自己那最后一步跨的确是恰到好处,力度、幅度都无可挑剔,落地的最后一点,完全就应合在那触球点上,所以足球被他这一脚的落力再次的推向了前方,心中一喜间,他却突然的失去了脚下足球的位置。
这一球在林磊的感应中,却分成了两个。
第一个感应是林磊站在球门区内看着中线附近的宋琦,他看着宋琦以一种令他感到很快的脚法将球拨向中线方向,然后又成功的展开身形、加快速度追上足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