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有玄机的寻人启事(感谢)
法租界内人满为患,要想租一套大点的房子不容易。
余则成先在一家中等宾馆里开了三间房间。
余则成这次出来,行动处给了五百大洋的路费。他将行动处李科长给的十根金条带着。一路上花销了一点。王千滚身上还有不少钱。
进了房间,余则成首先去洗了一把澡。好多天没有洗澡了,他感觉身上难受极了。
在魏金凤进去洗澡时,余则成打开一张刚刚在报亭里买的《申报》。在中缝,他看到一则寻人启事:
【韩雅生,见到启事后,请到鸿记公司相见;夏石榴即日。】
余则成稍稍思考了一番,就破译出这一份启事:
中国人,雅德利的学生,见到启事之后,请到霞飞路一百六十几号相见。徐寄鸿。
余则成给徐寄鸿留下了“第Y套方案联系”。就是告诉徐寄鸿,自己也是雅德利的学生。因为在雅德利的学生中,大家都自称“Y”学生。
雅德利所教的课程中,在陌生地点跟特定的人联络,就需要用彼此之间能看得懂、而别人又看不懂的特定的用语进行联系。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登报。所以,徐寄鸿一看到“第Y套方案联系”就知道是用报纸联系。
徐寄鸿不知道对方是谁?所以,他用“雅生”来称呼对方。前面的“韩”字,是“汉”的意思,所以,余则成翻译成“中国人”。
徐寄鸿将自己的名字和联系地址互换了一下位置。她知道对方一定能看得懂。
在地址上,徐寄鸿不得不慎重。她相信既然对方是上级,他一定能破译这句话。【夏(霞飞路)石榴(十六)即(X)日】。
夏,在法租界内,最容易想起的就是霞飞路。石榴很好理解。但她所在的接头地点是一百六十一号。因而,她又画蛇添足加了个“即日”。因为“寻人启事”是按照字数来收费的。所以,这两个字必定有其他意思。
余则成一眼就看懂了。那就是一百六十几号。至于是几号,很好判断,在现场去一看就知道。因为这个接头地点必须是公共场所。
余则成再一看报纸,是连续五天刊载了。他知道徐寄鸿一定是等急了,说不定今日就是徐寄鸿等待的最后一日。
在魏金凤洗完澡之后,余则成立刻将另外三人叫来。
大家到齐之后,余则成吩咐了一遍,大家便分头出门了。
--
徐寄鸿靠着提前精心的准备和演技骗过了日特反复的搜查。一路顺利地抵达了南京。
随后,徐寄鸿又从南京坐火车赶到上海。
到了法租界,徐寄鸿找了几天,终于租到了一间房子。她考虑到上级应该比自己晚到几天,因而,她在等了六天之后,才开始登报。
然后,徐寄鸿每天都在霞飞路一百六一号的茶座里等待着。她坐在窗口边,是想让接头人看到自己。她认为来接头的人肯定认识自己。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将自己从南昌特地要到上海来。如果不是认识自己,怎么可能呢?军统也不缺女报务员。最差的结果是,这个上级也看过自己的照片。
今日是第五天了。今日也是徐寄鸿登报的最后一天。她还准备明天来再等一天。如果,再等不到上级,她准备过段时间再登报。
“叮铃铃……”
服务台的电话响了。
徐寄鸿听到之后,假装朝窗外看着,但耳朵却仔细听着服务台方向。
“徐小姐,请来接电话!”
徐寄鸿等了一下,看到没有其他人来接电话,便款款地站了起来。她来到服务台,接过电话,说:“喂!”
话筒里传来清脆的女声:“你是徐小姐吗?”
这是对方要确认自己的方法。你必须要回答正确,否则,这次接头就废了。徐寄鸿说:“我是鸿记公司的。”
“我是韩雅生,请你出了门,一直向东走,路边会有个拿着《申报》的人。”
“知道了!”
徐寄鸿挂了电话,随即结了账。
徐寄鸿拿着卷着的《申报》,并且将“申报”这两个字露在外面。然后一直往东走。
走了大约五百米,前面走过来一个女人,手里拿着《申报》。她说:“樱花一去不复返。”
徐寄鸿立刻回答说:“富士千载空悠悠。”
那女人笑着向徐寄鸿伸出手,喊道:“徐小姐!”
徐寄鸿看到此人不过二十出头,跟自己年龄差不多,应该不是领导人“蟹”,她也伸出手,问道:“请问‘蟹’先生在哪里?”
那女人随即跟徐寄鸿并排而行,她低声说:“我是‘蟹’的联系人。我要跟你一起回去一趟。”
徐寄鸿知道是“蟹”要考察一下自己,便点了点头,说:“跟我来吧!”
两人一起来到徐寄鸿租住的小屋。
来人是唐纪元,她在房间里扫视了一阵。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她说:“你这几天自由活动。‘蟹’在需要时,会跟你联系的。”
“是!”
徐寄鸿能理解“蟹”的慎重。她将唐纪元送走。也没有去跟踪。
其实,余则成就是亲眼看到了徐寄鸿才让唐纪元去打电话的。接了电话之后,徐寄鸿所有的动作都没有出过余则成的视线。
同时,王千滚还在注意余则成、唐纪元有没有被人跟踪。
回到旅馆之后,扈林升回来了。他说:“老大,租到了一间房子。是一大间,有六七个房间,最重要的是还有卫生间。”
余则成很高兴!今日不仅跟徐寄鸿接上了头,还顺利地租了一套房子。他说:“走!去看看!”
扈林升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说:“老大,房租很贵啊!”
余则成问道:“多贵啊?”
“一个月五十块大洋!人家不收法币!”
余则成算了算,说:“不算太贵!走吧!”
几人一起去了新租的房子。
这是一栋公寓楼的二楼,属于高档居住区。一共有七个房间,房间都不大。还有一个卫生间,比较大,可以洗澡。
这在当时还是比较时髦的。在后世二零一几年,上海里弄里还有要倒马桶的房子。
五个人当即决定搬过来。
--
【感谢书友“”“pickeral”“烁石Ij”的月票!】
喜欢我叫余则成请大家收藏:(www.akshuwu.com)我叫余则成爱看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