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你穿的衣裳好,那别人就会以为你家很有钱,所以这些年,他们家的票几乎都攒下来给三个女人添衣裳了,至于家里的男孩子们,要么是两个大男人的衣裳改小给他们穿,要么就是实在没有换洗的衣服了,再去扯布给他们做,比起男孩子们的穷养,家里的三个女人,绝对算得上富养。
按理说卓琳家的伙食不算差,但她的例假到现在都没来,可妯娌俩早早的就给她上过课了,因为她进入大学不在她们跟前儿,怕她不知道怎么办,所以提前说明一些问题是必要的。
卓琳的衣服,大部分都是阿娘伯娘给她新做的,也有部分是妯娌俩的衣服改小之后给她的,所以她的衣服加起来比较多,谁让家里就这三个女人呢,那衣服再洗,也不会像男人们那样洗的发白,洗的毛边都有的地步。
寒暑假孩子们都在家的时候,他们就住在老家的房子里,因为地方大,能住的开,如果孩子们都去学校了,回省城的回省城,回县城的回县城,城里的房子小,不管是卓大强,还是卓大军那儿,面积都不大,所以大家都喜欢住在乡下。
不过自从五年前卓大强到省城,带走陈秋霞随军之后,家里的牲畜就不养了,光靠王娟一个人也做不了,甚至豆腐也很少做,专心侍弄家里的农作物,再后来,听从陶毅的建议,去寻找合适的店铺,盘下县城的铺子以后,家里的地如果种不过来,就找人帮忙种,他家负责给工钱,反正农民是绝对不能让地闲下来的。
河滩的荒地也不种红薯了,全都种大豆棉花芝麻,水田里夏天种水稻,冬天种小麦,旱地就种土豆和红薯,房前屋后以及小菜地就种小饭店里需要的小菜品种,不管如何,家里的地种出来的农作物和蔬菜,为小饭店省下不少钱。
如果芹菜、芥菜、白菜、萝卜等这种小菜的原材料少了,不够了,再向同村的购买即可,肯定比在菜市场批发着买要划算太多。
而且乡下很多农民都会进城赶集卖菜,他们也想早点卖完早点回家,所以早上八点以后的菜会便宜处理给她的饭店,如果算成本的话,一些可能不在意的小钱,其实也是积少成多攒下来的。
王娟干了几年,也了解这一行,渐渐的变得精明强干起来。
你以为陈秋霞在省城就能闲的下来?
天天在军区里待着,也没意思啊,所以她侍弄好家里之后,也到军区以外的小镇子上开了家豆腐店,和王娟的性质差不多,不过人流量就差很多了,但是相对的,铺子也便宜,她是直接买下来的,这样想干就干,不想干就关门回去,没那么大的压力。
因为机器也是电动的,所以她没请人,自己忙活,每个月从开始的七八块钱,到现在稳定在二三十块钱,买铺子的二百多块钱,早就回本了,这勤劳的人,无论到了哪儿,都穷不到哪儿去。
陈秋霞和王娟,就是靠着自身的勤劳致富。
孩子们有样学样,在学校的时候好好学习,学习之外,也会想方设法去找一些零工做,补贴生活费。
你说大学生能干啥?自然是给孩子补课,但又不是谁都能当家教,家教这种活,不管在哪个年代,要求都不低,不仅能说会道,还得能让孩子听得懂,卓家的几位兄弟,从小到大都是你教我,我教你,请教着长大的,所以这方面的能力绝对是训练出来的,因为有时候卓琳还会想方设法的刁难他们,练出来的水平,这个时候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大家都是名校毕业的,嘴.巴甜点,多找点方法,脸皮再厚点,诶?还真让他们都找到了兼职。
这个年代上大学不花钱,学校的食堂里面,也有免费的汤、窝头、咸菜,真正穷人家的孩子,就靠这些在大学里生存,但卓家孩子对吃的很挑剔,可以穿的差,但绝对不能吃的不好。
但阿爹阿娘给他们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两块钱,其余的要让他们自己去挣,正因为知道学校有免费餐,所以一个月就给两块钱,想要吃好的,就得靠自己努力去挣。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以及陶毅这些年,就是这么熬出来的,哦不,具体应该说,老大老二是这么熬出来的,因为人家老三老四以及陶毅都是军校出身,军校的孩子训练强度大,所以吃的方面都不差,不仅没有学费生活费,每个月还有津贴可以拿,也就这点,会让老大和老二羡慕吧?
今年卓然卓尔卓琳都要入大学,本来俩哥哥还想看卓琳每个月两块钱生活费的窘迫,结果可倒好,不仅阿娘每个月给十块钱的生活费,大伯娘那边也给了五块钱,这样一来,她就是十五块钱的生活费,十五块钱一个月,在华清?天啊,根本就吃不完好吗?
谁不知道华清食堂多,味道好,还便宜呀?每个月五块钱都够了,结果给十块钱,这也太偏心了吧?
尤其让他们不乐意的是,就是连华清的免费餐,也不其他学校的好,好吃,你说找谁说理去,谁让你们当初都不去华清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