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线,特兰西瓦尼亚战役结束后同盟国就转攻为守,那群丢掉了武器装备的溃兵们也被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重新武装了起来,德械装备自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在前面的东线会战中还是缴获了不少武器装备的,从中挑选一部分出来,先凑合着用还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但丁-克里斯托夫做出的判断并不准确,现在的同盟国已经是五十三万大军了,而不是他们事先估计的四十万大军。
不过,即便是估计错误,这依然改变不了双方的实力对比,无论是四十万军队对上九十万军队,还是五十三万军队对上九十万军队,同盟国都是处于绝对的兵力劣势。
最关键的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战斗、磨合后,战斗力最低的印度师已经消耗殆尽了,而新编的“雇佣兵”师已经由新兵变成了老兵!
总体来说,保加利亚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是略微有所上升了,这对元气大伤的德奥联军来说就不怎么美妙了。
至于罗马尼亚复国军,先忽略掉他们吧,要不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编制早就没了,即便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他们的军队也大都是从奥匈帝国招募的罗马尼亚人组成的,总兵力还不足一万,根本改变不了大局!
……
军事会议上,奥古斯特·冯·马肯森语气低沉的说:“现在敌人来势汹汹,而我军又刚刚遭到了重创,短期内我们没有和敌人进行决战的实力!
现在敌人拥有制空权,德布勒森一线我们是注定守不住了,我决定全军进行战略撤退,在蒂萨河沿岸重新构建防线。
现在我们还需要为修筑防线拖住时间,因此我决定各部队进行节节抵抗,交替掩护撤退,并且我们还必须要把南岸的船只全部弄走或者是毁掉,断绝敌人在短期内渡河的可能!”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的话音刚落,就遭到了奥匈帝国一方的反对,奥匈帝国第十六军军长安德拉希尔伯爵语气十分坚定的说:“不行,我们不同意!”
停顿了一下,安德拉希尔伯爵解释道:“就算是德布勒森失守,我们也可以在皮什珀克洛达尼继续构筑防线,继续和敌人战斗,而不是一味的避战不出!
如果退守到蒂萨河,这就相当于放弃了多瑙河中部平原,那么匈牙利王国三分之一的产粮区就沦陷了,并且贝尔格莱德的侧翼也危险了,这样的后果根本就不是我们所能够承担的!”
安德拉希尔的反对,并没有出乎众人的意料,作为一名出身匈牙利王国的军官,他要是不反对才有问题。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元帅的计划确实很不错,可以说是保守到了极点,按照他的战略,几乎找不到任何失败的可能。
但是这也严重损害了匈牙利王国的利益,特兰西瓦尼亚高原早就沦陷了,现在要是再放弃了多瑙河中部平原,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就沦陷了近四层。
军事上的最佳选择,在政治上却是最糟糕的选择,可以想象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对匈牙利王国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冷冷的说:“够了,不要再无理取闹了!从军事上来说,这是当下最正确的选择,如果你们不是军事白痴的话,都应该知道现在我们正面临什么样的局面!
至于政治上,就让该死的政治去见鬼吧!作为一个军人,我希望你们都能够明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或者是集团利益,就置国家利益于不顾!
现在的局势对同盟国已经十分的危险了,对德奥两国来说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赢得这场战争,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眼下这一场战争而服务的!
至于损害了某些个人或者是团体的利益,我希望大家都能够顾全大局,不要让某些人将个人或者是团体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至上!”
显然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已经爆发了,他对于匈牙利人托后腿的行为非常的不满了,这是非常明显的指桑骂槐。
在他看来想要守住德布勒森没有问题,只要匈牙利人肯派出援兵拿出战略物资来,这些都不是问题!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在一旁指指点点,又不采取实际行动!难道匈牙利人认为他们靠嘴炮就能够挡住敌人么?
又或者是匈牙利王国现在连十几二十万的援兵都拿不出来么?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好歹也是奥匈帝国的二当家,混得再怎么差,十几个师的部队还是拿得出来的!就算是没有,匈牙利王国临时动员也可以凑出来!
至于前线所需的战略物资,又不是让他们全额承担,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只是需要他们提供一批物资应急。
匈牙利王国好歹也是一个人口超过两千多万的中等王国了,只要他们愿意,完全可以从资本家们手中扣出一部分出来,供应前线两三个月的物资总还是有吧?
毕竟现在是在保卫匈牙利王国的本土啊?没有道理光让友军出钱出力,他们自己就在旁边打酱油我、摇旗呐喊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