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时,秦蕊夫妻回家了。
走的时候,秦月给了她二两银子,外加五十斤棒子面,十斤白面,一刀猪肉,还有一些干货。
秦蕊感动,一下抱住秦月哭起来。
郭大壮别看粗糙,可是他看到此景,也是眼圈一红,别过头去。
秦月嫌弃的推开她,“哭哭哭,把我新换的衣服都打湿了。”
秦蕊赶紧擦了一下眼泪,“对不起,妹妹,我们回去把地里的庄稼收下,把家里安排一下就回来。”
“不急,回家多呆两天,陪陪老人和孩子。”
就这样,两人背着筐子,里面全是秦月给的东西,扬长而去。
村里人在自家门口瞅着,眼热的紧。
天气越来越冷,收了秋,地里点上了冬小麦。
庄家的红薯,玉米收了回来,院里快堆满了。
董氏带着婉儿,闲了就剥玉米粒,然后晒干装袋。
秦月带着吴氏,没事就把红薯切成小块,用石磨研,打算做成粉欠。
村长知道孙家夫妻在庄家做工,跟秦月好说逮说,把自家老二,老三,第四塞给她,让她看着安排。
就这样,孙玉贵又多了三个手下,加上郭大壮,四个。
一百多亩地,他们每天忙不停。
秦蕊这对夫妻,真是老实,收完秋,没几天就回来了。
吴氏学会做粉欠后,秦蕊就给她下手,不再去地里。
十月底,工程完工,郑班头特意交待工人,仔细打扫了一遍。
秦月带着家人,把角角落落看了个遍。
她满意的点点头,古代的工匠,在有限的条件下,能把房子盖的如此精巧,真是佩服。
当即把盖房的余款结清,接下来就是荒地围墙了。
这个墙必须要垒,还得尽快垒起来。
相较于之前的工程,垒墙的活比较轻松快捷,在大家一起努力之下,半个月的功夫也完工了。
至于野猪,鹿群,那都不是事。
秦月早就考虑好了,她让人把山脚边的围墙,地基打一米深,墙高五米,厚一米半,纯石结构,相当于一个小型堤坝,就是有山洪,泥石流来了也不怕,墙与山有十几米宽的通道,直接流到了别处。
至于化粪池,就设在离山脚不远处的一个大炕里,由青石铺成的下水道,特别光滑,从浅及深,不会造成一点阻塞。
郑班头对此工程非常满意,这是他遇见最合理的房屋,也是他遇见过最好的主家。
他带着工人离开的时候,秦月给了他五十两银子。
“你们辛苦了,这是请大家吃酒的。”
郑班头笑着接过来,“那我替兄弟们谢谢你了,以后若再有这样的活,记得来县城找我。”
“好!”
建造班子依依不舍的走了,这里给了他们美好的回忆。
秦月站在外面,看着自家大门。
真是气派,三米宽的实木门,青石铺的台阶,有斜坡,车辆可以轻松进入。
她托着下巴,思考着,是弄两个石狮子,还是两边种上桂花树?
庄石来到她的身边,想起那天晚上,他就脸红。
“秦月,想什么呢?”
秦月歪着脑袋问道:“普通人家门口能放石狮子吗?”
“不能,权贵才有资格。”
“行吧,那就种两棵桂花树吧?”
“嗯,桂花树不但寓意好,等开了花,还可以用它做桂花糕。”
“山里就有野生的,回头我挖两棵大小差不多的移过来。”
庄石看着宅子感叹道:“真是托了你的福,这辈子还能住上这样的房子。”
秦月拉住他的手,庄石浑身紧绷,“那个,到饭点了,我去做饭了。”
想跑?秦月可不会随他的意,说好要吃掉他,怎么也得让他先适应一下。
“拉拉手就害羞了?”
“不,不是。”
“那你搂我肩,拉我入怀的时候咋不这样?”
“我,我那是演戏。”
石头结结巴巴紧张的不行。
“得了吧,走,跟我回家,咱们多练习练习.....”
村民们远远的看着这幕,真是羡慕死了。
“庄家真是有福啊,秦氏才去几个月,又是买地,又是盖房的,即便秦氏是个老太太,庄石也是沾了大光。”
“就是,要是我,我也天天供着秦氏,这他娘的多享福。”
“可别说人家秦氏老,以前兴许是,你看看她现在?哪象个妇人,倒更象大姑娘。”
“哎呦,你们不说,我还真没注意,瞧那小脸,多嫩,咱村老顾家的丫头,都没她嫩。”
“那是在杨家受跌顿了。”
周氏在对面听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以前,她还以自家砖房在村里炫耀,可是现在看看,村长家比自家的好,庄家的更是比自家好百倍。
好在杨少华已经到县里上职,虽不是很理想,但总算是衙门的人。
只这一点,就能让周氏在村里昂着头走路。
杨少华十月初走的,到现在也没回来,黄薇在县城里也有宅子,所以她带着人把东西一搬,去了县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