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派作为华夏传承最久的老生流派,也可以说是现在所有老生流派的鼻祖。
从传承上看,谭派的七代传承让人敬佩。
毕竟只要学戏的人都知道,这个经历是多么的痛苦。
当年学戏是没有办法,大多数人都是被迫去学戏,为了有口饭吃。
练功的时候,挨打是家常便饭。
当时不光是戏曲,就算是你去任何一个职业学徒,都是要签订生死文书的。
也就是说,学徒,就跟卖身一样,就算是师父失手把你打死了,也是活该。
可想而知,当年学徒的残酷。
所以,很多名家,乃至于那些流派的创始人,他们的后代很少有唱戏的。
就是因为太苦了,人家现在已经挣到钱了,有身份了,为什么还要让孩子受这份苦。
除非是孩子酷爱戏曲,否则的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路的。
所以说,谭门七代传承,是多么的珍贵。
这是一种精神。
所以说,谭派在京剧界非常的受人尊敬,因为他们就是京剧的活化石,是京剧界的一杆大旗。
至于还有没有第八代谭派嫡传,目前还不得而知,毕竟谭政岩的儿子还小,还不知道今后会怎么样。
今天的谭政岩,作为武生的代表,当然是要出演他们谭派最着名的《定军山》片段了。
虽然现在的谭派被归到了老生行当中,但是最早的时候,谭鑫培先生是以武生应工,后来转为了文武老生。
文也能唱,武也能打,当年的老生演员,除非是身体状况不行,否则的话,都是文武带打的!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天助黄忠成功劳……”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
“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上前个个俱有赏……”
“退后项上吃一刀……”
“三军与爷归营号——”
“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
谭政岩的嗓音条件,算是谭门七代中最弱的了,但是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出奇的好。
嗓子痛快,这一段几乎都能倒着唱下来的《定军山》,让谭政岩演绎的恰到好处。
台下前面圆桌旁,谭圆寿和谭笑曾对视了一眼,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谭政岩今年已经四十岁了,但是一直以来,他都会被同行和媒体拿出来跟自己的祖父和曾祖父相提并论。
这么多年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让这个谭门第七代无数次的想要放弃京剧这条路,但是在祖父和爷爷的鼓励下,谭政岩还是咬着牙,没有一天放松过,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站在他侧前方的林桐,也是不由的微微颔首。
这一次,特地将谭政岩安排在最后一个,也是想要让他挑一次大梁,没想到谭政岩竟然突破了自己,真是太棒了!
当然,作为春晚的京剧,最后必须要来一次大合唱,虽然林桐不以为然,但是这也是京剧的老传统了。
十三位京剧名家从各自的台子上走下来,到了舞台的前方,分别站好。
这次的站位,在排练的时候,也纠结了很长时间,到底谁站中间,谁站两边。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C位那可是很重要的。
最后,朱慧师先生还是被请到最中间。
武生谭政岩和老旦袁慧分列他的两侧,接下来是花脸孟璐和小生李洪图。
四位旦角和四位老生分别站在两侧。
这种站位的方式,跟过去以生旦为主的潮流正好相反。
但是,这样的站位,才更体会了京剧人的团结之心。
“民族艺术放异彩……”
“华夏梨园聚英才……”
“风流人物数今朝……”
“名家新秀齐登台……”
“齐——登——台——”
一出新版的《同光十三绝》让京剧再次显现出了荣光。
过去的春晚舞台上,就那么几出京剧,让喜欢京剧的人觉得听得不过瘾,让那些不喜欢京剧的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
但是,今年的春晚,十三位京剧名家同登台,向大家展现出了京剧人的风采,着实的,给京剧长了脸。
而后台的实时监控也表明了这次京剧改革的成功,刚才的《同光十三绝》不但破了戏曲类节目在春晚舞台上的收视纪录,而且还打败了前面所有的节目,目前的收视率,排名第一。
虽然后面还有几个精彩的语言类节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次,京剧赢了!
“卧槽,这就是京剧吗?妈妈问我为啥跪着看春晚!”
“这次京剧真的是绝了,我从来没有想到京剧还能这么玩!”
“四大名旦的传人自然不用说了,全都是经典的唱段,那四位老生一起唱‘劝千岁’真的是把我给听麻了!”
“是啊,我还从来没有听过别的流派的‘劝千岁’呢,没想到还真别有一番风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