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明的弟子待要开口相询,却见殷明一挥手,三卷经书飞出。
五色兽皮卷,《山海经》。
玉书简,《诗》经。
玉书简,《轶》经。
《诗》经和《轶》经分别陈列东西两侧。
两卷玉简屹立不倒,便如两扇大门一般。
《诗》经之中,有文字飞舞,化生为一只乌头白鸟飞出。
有鸟雎鸠,啼鸣嘹亮,羽翼丰满。
双翅一振,便似要俯击山河,一派王者气度。
紧随此雎鸠鸟之后,一根翠绿的藤蔓延伸而出。
让人愕然的是,那藤蔓像是活的一般,居然扭动藤条,在地上前行。
甚至,其块状的根茎,像是几根小短腿一般,灵活的移动着。
谁能想到,这竟然是一株葛草。
而葛草之后,异象纷纷走出。
另一边,《轶》经当中,便见一队军马,跨越长河,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毫无疑问是一只劲旅。
每一兵一卒,皆盔甲鲜明,乌光凛冽,杀气腾腾。
黑色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一个“秦”字,在风中招展,似有横压万载之重。
这一军乌甲大军之后,却是一军赤甲大军。
士卒皆着赤盔赤甲,远远看去便似火焰熊熊。
旌旗招展,是一巨大的“汉”字。
此字,与那“秦”字,遥遥对立,仿若针锋相对。
当众人惊叹这两只大军时,还有兵马在走出《轶》经。
而《山海经》中,亦是有无数异象奔腾而出.
有此世妖兽,也有彼世异兽。
不多时,废墟之前,万民已被草木异象、文气大军、奇异妖兽给包围了。
每一具异象,都纤毫毕现,仿若真实之物一般。
百姓们只觉得震惊,而文人们却更是讶异到难以置信。
文道境界越是高深,便越清楚召唤异象的难度。
若要具现异象,有两点必须具备:
其一,是对相应经文或文学作品的深刻感悟;
其二,是足够支撑异象消耗的海量文气。
越是真实和强大的异象,消耗文气便越是恐怖。
像是《金光箭》召唤出的金光虚影,一般的文宗,也只能召唤数十尊。
而且,那只是虚影,若是真实异象,更难具现。
殷明召唤出如此数量和实力的异象,不问可知,文气消耗必然极巨。
文人们当然知道,夫子的文气深厚,远非弟子和普通文人可比。
夫子在文宗境界时,便能召唤铺天盖地一般的金光箭影。
可是,那比起这环绕废墟的异象,依然不值一提。
金光箭影只是文气的集中爆发,而维持这么多的异象,却是在持续消耗文气。
文人们难以想象,夫子究竟有多么深厚的文气积淀,竟然能支撑得起这等消耗。
事实上,殷明也感受到了压力。
纵使他承受着无数文人和百姓的文气反哺,但文气的恢复速度也远远比不上消耗。
他如渊似海的文气,正在显而易见的持续降低。
只不过,若真正要殷明油尽灯枯,那还需要过上几日。
而这段时间里,已经足够做很多事了。
殷明的弟子等人,这才明白:原来在殷明的计划里,百姓们只是辅助。
他这几乎是要以一己之力,横扫元南平原。
可是,万一事情不顺利,没有搜寻到魔主踪迹呢?
这时,殷明看向杨子铭,点了点头。
杨子铭和易和图一起下令,指挥万民行动,各自聚集在异象之下。
殷明复看向万民,道:“各位,请各取经书。”
万民早有准备,都取出经书来。
经书大部分都是《书》经。
因为受殷明的影响,大部分百姓都是自儒学学起。
不过《易》经、《墨》经等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墨》经,也算与儒经同源,在民间已经迅速流传开来。
殷明道:“诚意正心,齐声诵经!”
很快,庄严宏大的诵经声,在废墟前响起。
殷明身后,诸卷原始真经浮沉,文道经文绽放光华。
包括立在东西两侧的《诗》经、《轶》经,也都有经文浮现,释放光华。
念诵经文的万民,在这等光华照耀下,都露出宝相庄严之态。
诵经之声,似沉雷滚滚,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这数万诵经声,集结起来,仿佛形成了一种契合大道的妙音。
其实,万民所念诵的经文并不一致,但是并没有产生杂乱之感。
这说明,每个人都是用心诵经,所秉持的精诚意志是相同的。
殷明俯视下方,也颇觉满意。
他也并不意外。
这些人自愿追随他而来,就等于是经受住了最严苛的考验。
随着时间的推移,废墟之前,绽放出愈发炽盛的光芒。
环绕万民的诸般异象,都浸泡在文气的海洋中,显得愈发非凡。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