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汤姆森大使如此带有指向性的示好,弗里尔也很容易就理解了汤姆森大使话里的另一层含义。
那就是在战后,法国和东非达成默契共同应对英国和美国的压力,毕竟英国和美国同是昂格鲁萨克逊国家,并且两国完全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英国目前还是世界霸主,拥有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肥沃和庞大的殖民地,并且掌握着世界的金融霸权,拥有积累百年的科技与经验,而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基础,正好缺乏英国的原材料、市场和技术。
这种情况下,法国自然要提防英国人,毕竟从几百年前开始,英国和法国就是世仇,只不过这些年才被德国人转移走了注意力。
而纵观除了同盟国以外的列强国家,俄国目前前途不明,西班牙作用有限,美国和日本又同英国走的比较近的情况下。
法国也担心日后会被孤立,所以法国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来稳定战后法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法国作为战胜国的基础上,如果一战法国失败,这些问题也就不需要汤姆森等法国高层考虑了。
弗里尔随着汤姆森的话,也开始思考起来东非和法国人合作的可能性。
其实除了东非作为德意志国家这一点以外,东非和法国确实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
法国虽然一直都被英国人压一头,但是在各个方面都仅次于英国,比如金融领域,除了英国以外,最强的就是法国。
在一战前,法国就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持有大量财富的法国人在全世界大肆投资,其规模仅次于英国。
而法国最大的投资国就是俄国和东非,在战争爆发前,东非从法国获得的贷款远超其他其他国家。
这种情况主要由法国和东非两国的国情所共同促成。
法国工业资本在列强中相对落后,尤其是在东北的洛林和阿尔萨斯工业地带被德国夺走以后,这进一步推动了法国金融资本的发展。
毕竟投资本土工业成本过高,而法国的生育率又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加上法国民众生活水平相对其他国家较高,这时法国的工人数量长期落后于其他列强国家。
而法国从近代以来,就一直是欧洲仅次于英国的强国,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在本国投资情况不佳的情况下,投资海外自然成为了法国资本的首选。
而且和英国热衷于生产性投资不同,法国热衷于向其他国家发行公债,其中不少都是高利贷,法国对俄国发放的贷款大部分都是此类行。
虽然这种贷款很难偿还,但是俄国这种帝国主义中的薄弱环节,显然也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两国也算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除了俄国以外,还有诸多国家,都是从法国借得此类贷款,这也是“高利贷帝国主义”名号的来源。
而法国对东非的贷款,相对而言利息就远不如法国给俄国等国家的贷款。
因为东非大规模借钱时,东非的工业规模已经相当可观,同时经济一直处于上升趋势,所以东非有讨价还价的权利。
虽然给东非放贷,收益不如其他国家,但是奈何当初东非政府画的的大饼太大,高达几十亿莱茵盾的债务市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不心动。
而且东非的国际信用一直都不错,东非可不像俄国有过违约记录,种种原因的加持下,当时东非从法国获得了大量投资。
虽然如今东非对法国的欠债已经大部分还完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这种交易就此结束,毕竟东非通过输出工业品和战争物资,那些投资东非的法国商人,以及法国政府也确实获得了大量收益。
假如,日后法国获取战争胜利的话,那法国肯定能吃掉一大笔利益,而东非这种已经有过一次合作经验的国家,肯定会再次成为法国金融业投资的热土。
这一点就类似于过去英国人热衷于投资美国工业一样。
再者来说,法国作为欧洲历史上长期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帝国,其在世界拥有着仅次于英国的强大影响力。
法国和其殖民地同样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之一,这两点都是目前东非所缺乏的。
虽然法国工业这些年发展的不尽人意,但是他们掌握着仅次于英国的国际人脉和渠道,就比如奢饰品这一个典型行业。
法国长期是世界奢侈品的指向标,通过文化输出和包装,法国在高端商品和艺术品领域有着深厚影响。
这显然也是东非所缺乏的,即便东非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但是东非工业品,尤其是消费品领域缺乏历史底蕴和文化加持。
而东非想要涉足高端消费品或者文化商品,借助法国的渠道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除此外,法国虽然在列强中工业进步不大,但是其技术和学术领域有着深厚优势,一直都是欧洲的学术交流中心之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