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两天,哥嫂连着在外面跑了两天,天天带着大包小包的进城。
倒腾回来一只鸡,一条羊腿,一扇排骨。
也不知道怎么弄来的,这年头,搞这些东西可太不容易了。
再加上家里攒的山货。
周五晚上,该准备的都准备上了,肉拿回屋里解冻。
粉条早早就在盆子里泡上。
木耳蘑菇也都泡上。
周六天没亮,老爹就出门了,天蒙蒙亮的时候回来,拿了三斤五花肉,五斤猪板油。
“把猪油炸了,包油渣酸菜的饺子吧,都炸了,别抠抠搜搜的。”
自打嫂子进门,从来没有再下过厨房的安老娘,今儿个破天荒的也上手帮忙了。
一边儿看孩子,一边帮着摘菜。
大冬天的,没有青菜,蔬菜就是白菜土豆大萝卜和各种菜干。
嫂子手巧,安宁也不弱,一早上就开始准备。
叶家人到的时候,六个菜,备菜都备好了,只等着下锅。
饺子馅也都做好,面发在炕头上了。
叶家三口是开吉普车来的,叶凌洲自己开车。
家长坐在后座,先下来一个中年女人,看着没有四十岁,娇娇弱弱的,过肩的头发,用碎花手绢扎在脑后。一身青灰色外衣,挡不住姣好的身材。长得也很好看,笑面,弯弯的眼睛。一点儿也不像是要当婆婆的人。
后下来的老太太,气场非常足。腰杆子挺得直溜,黑色裤子,暗色上衣,满大街的那种大干部头型,就是背头的齐耳短发。很严肃,让人一见她就想立正敬礼。
叶凌洲今儿个没穿军大衣,一身绿军装,没有带章。
该说不说,这时代的绿军装,不打扮人。
但他还是能穿出笔挺的样子来。
安老爹和安大哥对穿军装的人,没有抵抗力,再加上叶凌洲下车对着俩人立正给敬了个军礼,口声,“老班长好。”
俩人差点儿没激动哭了。
“好好好,快进屋,进屋。”
看安老爹那样子,恨不得马上把闺女送给人家。
安老娘对外那是从来不会掉链子的,有来有往,热情的招待着叶奶奶和叶后妈。
叶后妈拉着安宁的手,上上下下的看,眼睛笑得弯弯的,“怪不得老钱不住口的夸,咱家小宁长得是真好看。”
她说的这个老钱,是另一个介绍人,就是武装部的钱建国。
然后就从兜里掏出来个红包,往安宁兜里一揣,“见面礼,不许拒绝。我从小看着洲洲长大,他不容易,我是真高兴。”
安康拉着叶凌洲问部队上的事。
那就得安老娘跟叶奶奶拉家常了。
老太太跟叶凌洲一个风格,显然是没啥家常想聊的,直入主题,“我们家洲洲的结婚报告部队上已经批了。我的意思,孩子们都不小了,婚事抓紧办。
现在不讲究大操大办,咱们一切从简,你们有没有啥意见?”
那能有啥意见,操办不花钱呀?又收不回来多少,办啥呀。
再说也不让啊,再被谁给举报了,何苦呢。
安老爹就发话,“我们这边没说的,只要俩孩子过得好,怎么都行。”
叶奶奶就接着说,“现在没有彩礼的说法,但是呢,我们做为长辈,他们刚结婚过日子,要张罗的事情多,花销大,我们该支援的也得支援。
这些年,洲洲给的家用,我都攒着,有一千七百块钱。我和他妈再拿三百,凑个两千整,当是小两口过日子的启动资金。
至于婚后的住处,洲洲在部队分了房,可以随军。
有了孩子要是看不过来,送回来我给看着也行,家里三间房,住得开。”
没提怎么布置新房,买多少条腿啥的。
也不说是彩礼。
但是钱给的足足的,在五里堡,够娶仨儿媳妇了。
多少条腿都买得来。
只是叶奶奶这么直接,把安家人闪得不轻。
没想到,叶家人是这个风格的。
叶奶奶还是一言堂。
叶后妈和叶凌洲都没有说话的份。
安康一看这个情况,咬咬牙,回道:“奶奶,一看您就是直爽的人。那我们也不磨叽。我家的条件跟你们不能比,尽力而为。我们给我妹妹带五百嫁妆。再陪送个缝纫机。”
叶奶奶一听,嘴角弯出了小小的弧度。
这是满意了。
这年头,能不扣彩礼,还给带那么些陪嫁的,再加一个缝纫机要一百多,差不多七百块,跟娶媳妇差不多的花销。
可见家里对姑娘多看重。
做为未来婆家,这种不拖累还给力的娘家,那可太满意了。
这会儿安宁说话了,“哥,我不要啥陪嫁,陪什么呀,把你和嫂子弄得紧巴巴的,还得拉饥荒,没必要。”
然后转头面向叶奶奶,“奶奶,您那钱我也不要。给你们的生活费就是给你们的。不能因为结了婚,就不管家里。以后该怎么给,也是要给的。
你把那钱留着,以后给妹妹当嫁妆。到了婆家,手里有钱心不慌。
我不害怕,是觉得您老人家能把话说明了,不是会藏心计算计小辈的人,我心里有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