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之后,夏禹再次前往公司。
“老板,恭喜发财!”
“老板发财!”
……
一到九鼎报业公司,夏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利是,一个一个亲手发到员工手里,他收到的则是员工带着笑脸的祝福,夏禹也微笑回馈他们。
新年派“利是”是港人的惯常做法。“利是”又称“利事”,取其大吉大利、好运到来之意。在香江,从拥有亿万的富豪,到一般市民,派出的“利是”大都是10或20港元,多者不超过50港元。港人过年派“利是”,目的是花钱花得开心。“利是”派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见到笑脸,这封利是就像捡回了一个欢乐,双方都兴高采烈。
为了取一个好兆头,夏禹一个不落,每个员工都派了利是。
派完之后,便开始正式的工作。
“老板,现在《寻秦记》第一册和第二册已经各印刷了五万册,现在还在紧急加印中,下一批印刷设备明天就会到,印刷工人也招到了,等印刷设备安装之后,每天能够达到五万册的印刷量,如果到时不够,还会再次购买印刷设备提高产量。”
“根据您的吩咐,已经在报纸上发布了消息,将要出版《寻秦记》,我派人现场随机调查了,读者十分期待《寻秦记》得发售,想要购买的人占到了调查比例的60%。”
“而在经销商方面,现在已经收到了很多书商的预购订单,除了香江本地,连台省和东南亚也有书商订购。“
“香江本地各大书商的总订单量是每册4.2万本,而台省的到目前为止总订单量是每册1.3万本,东南亚的比台省的好一些,每册订了2.6万本,每册订单加起来是8.1万本,现在我们的存储数量缺口还很大,现在就等您确定发售时间了。”
颜文翰来到办公室向夏禹一一汇报。
夏禹听罢,心情大好,看来书商对《寻秦记》得信心很足,不然也不会第一次就打算囤这么多的货,这如何不让夏禹高兴。
而且这还是第一批订单,等到开售后,如果市场反映强烈,书商的订货量还会更大。
只可惜东南亚的总订单才每册2.6万本,相比较总人口四五亿,比例还是太低了。
不过也没办法,《寻秦记》毕竟一直都在《九鼎日报》连载,影响力主要局限在香江本地,现在想想能有2.6万的订单,估计也是东南亚的书商对《寻秦记》得质量有信心才订这么多。
夏禹只希望这2.6万本《寻秦记》能够担负起开拓市场的艰巨任务,把影响力打出去,才能在接下来《九鼎日报》的销售上起到强力支撑作用。
“那就三天内把所有订单派完,然后五天后统一开售,每天的销量一定要第一时间统计,印刷数量绝对要跟上订单数量。”夏禹想了想,向颜文翰吩咐道。
“明白!”颜文翰认真地记录起来。
“我们的发行渠道建立情况怎么样了?”夏禹再次问道。
“得益于我们报纸的影响力,在香江本地的发行渠道已经建立的十分完善。”
“而台省那边,是有几家书商主动联系我们,只负责售卖《寻秦记》,《九鼎日报》暂时没办法进入台省。”
“至于东南亚那边,发行渠道已经初步建立,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有了发行合作商,现在我们还在继续招人,争取向《星岛日报》看齐,做到他们有的渠道我们都有。”
颜文翰如实汇报道,也是一个好消息,让夏禹很是满意。
接下来,在九鼎报业公司呆了一会儿之后,夏禹再次出门,前往九鼎证券公司,他还需要了解一下证券公司的情况。
毕竟这家公司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是夏禹的钱袋子,论赚钱能力,九鼎报业公司肯定是比不上九鼎证券公司,由不得夏禹不重视。
一手金钱,一手舆论,既能赚钱,又能扩大影响力,同时进行,这是夏禹一开始心里就打算好了的路线。
舆论影响力是已经暂时成形了,现在就差金钱的影响力了!
来到九鼎证券公司,夏禹发现大门口的招牌已经换了,之前六合证券的老旧招牌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十分大气的九鼎证券公司的招牌。
在招牌上,除了公司的名字,还有一个图标,是一个鼎的形状,用的是鎏金烙的模,显得古朴大气,让夏禹十分满意。
进了公司,夏禹又给员工们派发利是,在员工们‘恭喜发财’中和王奇一起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王奇,我让你办的事情进展怎么样了?”刚坐下,夏禹便开口问道。
“老板,新的工商营业执照已经办理下来了,公司的法人已经换成您了,工商营业执照就在您背后的柜子里。”王奇说完便打开柜子拿出了营业执照放到夏禹面前。
看到实物,夏禹颔首微笑赞赏道:“效率很高,干的不错!”
“谢谢老板!”王奇微微鞠躬恭敬地说道。
“离岸处理的情况如何了?”夏禹再次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