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政治的需要,法国政府掩盖之前进攻的惨败。既然没有战败,自然也不会追究责任,乌迪诺上将幸运的逃过了上军事法庭的命运。
军事法庭不用上了,不等于不追究责任了。现在乌迪诺上还是敌前指挥,只是因为指挥系统调整的过渡期需要。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法军内部肯定是要追究责任的。作为事件的直接责任人,乌迪诺上将回家带孙子只是时间问题。
法军指挥部,自从收到进攻失利的消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就第一时间赶到了前线主持大局。
看着一帮要死不活的军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猛的一拍桌子,厉声呵斥道:“一个个的都好好照照镜子,看看你们现在的表现,还像不像一个军人。
知不知道,法兰西的脸都要被你们给丢光了。尤其是你乌迪诺,是不是忘了之前给我的保证?
不就是吃了一次亏么,后面找机会向敌人讨回来就行了。莫不是认为自己快要退役了,可以肆无忌惮的混日子。
我告诉你们,不想自己下半生背负着骂名过日子,就给我打起精神来。都给我记住了,失败的耻辱只能用鲜血和胜利来洗刷。”
事实上,法军官兵的军心士气低迷,并不仅仅只是因为伤亡惨重。
几万人的伤亡,大家又不是没有遇到过,还不至于令人绝望;真正令众人感到绝望的,还是对战争前景不乐观。
除了第一天进攻损失惨重外,后面的几天再也没有爆发全线大战,可是小规模交战却每天都在发生。
不交手不知道,一交手大家才猛然间发现:原来奥地利军队根本就不是政府宣传中那么腐朽无能,反而是一只下山猛虎。
在琳琳碎碎的交战中,双方打出了1.3:1的战绩。法军是的1.3,这让自诩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军官来说,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
这可不是攻防战,而是发生在野外的直接碰撞。大家无奈的发现,在同等的兵力之下,法军已经不是奥军的对手。
当然,这是法军最近低迷士气也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疯狂扩军的后遗症。
即便是所谓的精锐部队,其中也有最少五分之一的新兵,战斗力不可避免的发生下滑。
这年头消息传递不便,法国政府也不可能替奥地利做宣传,以至于这帮军方的中高层,也没有搞清楚奥地利兵役制度的特殊性。
大家通过脑补判断,想当然的认为大家都是扩军后的部队,都有一帮新兵拖后腿。
看到在同等条件下,法军被奥军压着打,并且还不是个例,蔓延数百里的战线上都如此。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法军指挥官,自然对这场战争没有了信心。当然,这种误判和知道真相,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反正事实已经证明了,在同等兵力下,扩军后的法军干不赢奥军。
或许有人会拿装备说事,问题在于武器装备也是实力的一部分。现在已经不是骑士时代了,只要能赢得战争,谁在乎是否公平。
某种意义上来说,奥地利最大的盟友是意大利人。悲观思想是他们最先传出来的,在前面进攻失利、伤亡惨重后,就迅速在法军中蔓延开来,并且还自下而上开始发挥影响。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急匆匆的赶来,就是为了挽回部队的士气,只不过眼前的一幕告诉他,情况比他想象中的还要糟糕。
“呜呜呜……”的防空警报声,打破了指挥部紧张的气氛。
从轰炸别人,到自己天天挨炸。前前后后也不过短短几天时间,这种心里落差没几个人能够承受的。
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元帅有些理解大家为什么会士气低迷了。
作为法军最高指挥官,帕特里斯·麦克马洪了解的情况,比任何人都要多。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众人皆醉我独醒,可不是什么那么容易承受的。
不同于国内那帮激进的家伙,幻想着打破维也纳,帕特里斯·麦克马洪的作战计划,至始至终都只是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
不是帕特里斯·麦克马洪没有野心,只因为他清楚法军并没有政府宣传中那么强大,敌人也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弱小。
拿下莱茵河以西的领土,法兰西就可以据险而守,就算是奥地利爆发出来,他也有信心挡住。
至于打破维也纳,喊喊口号就行了。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已经老了,早就过了激进的年岁。
乌迪诺上将苦涩的说道:“非常抱歉,元帅。是我让你失望了!要不是我前面指挥失误,也不会让我们原本一片大好局势崩溃。”
局势崩溃?
战局显然还没有严重到这份儿上,中欧战场上法军依然占据着主动权。
至于奥军发起的反击,那都是小儿科。可以肯定,在汇聚起足够的兵力之前,奥军是无法和法军决战的。
帕特里斯·麦克马洪:“废话就不要说了,现在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尽快撕开莱茵河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