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三天休整时间过去,完成全面组建的川军团,在禅达老百姓的拥戴下,正式向怒江防线阵地出发。
日期是5月26号。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日子!
因为就在这一天,川军团正式开赴入驻怒江防线,成为滇南地区最后一道屏障的铁军之一。
这也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日子!
突围时深受重伤的戴师长,在旗下军官们问他们该何去何从时,戴师长手指了一下祖国所在的北方,永远的闭上了双眼。
死讯经电报发出后,举国悲痛,无不叹息天妒英才。
已经接手怒江大桥段江防的川军团,在封云天的强烈提议下,由龙文章的亲自组织集合。
面向戴师长牺牲的方向,全团保持敬礼姿势默哀5分钟。
这是对戴师长的哀悼,也是对牺牲在缅甸的数万同胞兄弟的送行,更是激发全团将士抗日血性的仪式。
在今天这个悲痛的日子里,国民政府也全军发电,开始备战二次入缅计划。
对于已经入驻怒江防线的川军团,二次入缅战斗为时尚早,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把所有的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守护好这怒江这一道滇南最后的关隘。
怒江防线原本的江防部队,是虞师旗下的一个主力团。
团长叫做虞慎卿。
听名字就知道和虞啸卿之间,有着某种血亲关系。
现在川军团接手了江防之后,虞慎卿旗下的团被一分为二,分别驻守怒江大桥左右两边的祭旗坡和青石山。
从左右两翼拱卫中间的主阵地,最大程度保证怒江防线的安全。
而代替了虞慎卿所部工作的川军团,在日军正式到达之前,其中有两项工作最重要也最复杂。
首先是怒江大桥的控制。
随着滇南数个县城小镇沦陷,逃往怒江大桥方向的难民、百姓、散兵和溃兵,几乎每天都把大桥另一端堵的满满当当。
为了甄别里面是否有日军奸细特务,又不能随便的将人都放进来。
每放进来一个都需要看身份证明,或者能证明自己身份的物品,没有身份证明的只能自己口述证明。
这得靠很强的分辨能力,才能鉴别他们是不是有说谎。
而在这个日军打过来的节骨眼,大多数人离开的时候都很匆忙,根本就来不及去弄能够具体证明身份的东西,到了大桥这都只能通过口述来证明。
这人数一多,工作量就呈几何倍增。
不放进来也不行,毕竟他们绝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只有少数或者是可能存在,一些隐藏在里面的日军间谍特务。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明显不适合这里。
第二项工作是构筑阵地。
国军在滇南这片地区,并没有能和日军一战的空军,日军的轰炸机可以轻松的飞抵怒江防线。
再加上日军的陆军部队,配置的火炮都很充足。
川军团要想顶住日军的攻击,不想被漫天飞的炮弹给炸死,这怒江防线的阵地就得能修多牢固就修多牢固,战壕能挖多深就尽量挖多深。
而直到川军团入驻这一天,怒江防线的阵地才只是起了个基础。
从决定构筑怒江这一道防线,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阵地都还没完全竣工,这里面很明显是有问题的。
之前守在这里的虞慎卿所部,绝对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
为了尽可能完善的处理好这两件事,龙文章召集了所有连以上军官,在团部开了个紧急会议。
经过会上的一种讨论,最终做出了最理想的分工布局。
封云天所在的一营老兵居多,不管是作战还是看人的经验,都比新兵居多的二营和三营更好。
于是最重要的怒江大桥警戒,以及桥头阵地工事构筑,交给了封云天的一营。
剩下的二营和三营,则负责构筑剩下的所有阵地,为了保证进度尽可能快,龙文章还下令两班倒24小时不停歇。
阿译则继续负责后勤,督促和监督所有物资按时到位。
会议结束解散后,各营立马开动。
封云天把桥头阵地构筑工作,交给了步兵一连、二连和三连,由副营长孟烦了负责全程监督。
怒江大桥的警戒工作,就交给了迷龙的机枪连去负责。
所有工作安排完成各部就位,原本死气沉沉的怒江大桥段防线,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全员挖土。
川军团入驻江防的第一天,也就在这挖土中过去了。
第二天!
封云天因为一直担心日军来袭,早早起来吃过早饭,便来到了一营的营部。
其实就是一个位于阵地稍后方,构筑于地面之下,四周和上面用原木支撑,有壕沟可以前往各阵地,正前方开了个观察窗的防空洞。
假设竹内联队现在打了过来,用怎样的方式应战最合适呢?
针对这一个核心问题,封云天一边思考着应对之策,一边观摩墙上的军事地图,希望能够找到最优的那一个解。
现在全团要么在构筑工事,要么在往前线运送物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