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韩世忠花了几日功夫带兵回了杭州的时候,汴京,这边也得到了苏杭的消息。
少数几人是知道楚王殿下要对朱家父子下手的消息,不仅是高俅高太尉,还有梁师成,梁公公都在等着呢。
可不曾想,松江府居然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屠村事件。
动了刀兵,这对整个大赵来说都是极其严重的事件。
朝廷一直都是对地方武装万分戒备,提防着武将做大。
所以这次的屠村事件立刻在汴京引发了热议,甚至风头盖过了朱家父子的事。
官家也是闻言震怒,立刻下旨彻查,第一时间就召开了庭议。
三公九卿,文武大臣齐聚。
官家看了一眼高俅,然后缓缓对众人说道:
“两浙路又闹出了不小的风波,朱家父子一事,就交由两浙路三司负责审核查处,朝廷这边就不派人过去了。
但是松江府陶石村骇人听闻的惨案,令人发指,诸位有何高见?”
不少人都是心思诡异,然后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还有一些大臣感到诧异,他们原以为官家会死保宠臣那朱氏父子俩人。
没想到却轻描淡写的放下,瞧这意思是不打算保了?太子一系的人马有些不甘,毕竟朱家父子算是他们的党羽。
这一次朝会,没有了蔡京蔡相公的压制,众人都是各抒己见。
先是督察院的科道清流们发言,然后各种抨击韩世忠,并要求严惩凶手,好像亡国之祸就在眼前。
也有一些理智的大臣发言,先搞清楚事情原由,然后再做处置。
那些文人喷子可不管这个,不仅对着那些武将一阵数落,然后上升到了整个大赵的层面。
就连枢密院都被喷了几句,说什么管教不严,处置不公。
整的很多大将军都颜面无存,不敢反驳,这就是大赵国的现状。
就在这时,高俅站了出来,出了队列恭敬的说道:
“官家,说来惭愧,这韩世忠正是我所举存。
这些年勤勤恳恳为大赵办事,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不论是斩将夺旗还是收复银川,皆是身先士卒。
本就是西军出身,这些年一直忠君体国,不曾有逾制之举。
还望官家明察,事情还未曾水落石出之前,切莫冤枉忠臣。”
高俅冷汗都下来了,这韩世忠是他举荐的,他事先也调查了一番,此人在西军中颇有威名,人称泼皮韩五,甚是悍勇。
按照以往的经历来看,他连党项的百姓都没有屠杀过,又怎么会屠戮自己百姓呢?
宋佶点头,他不仅知道这韩世忠是高俅举荐,更知道此人是楚王的人。
因此他还留了几分情面,没有当众宣布处置。
官家想了想,然后把目光看向了唇红齿白,丰神俊朗的小蔡学士。
言道:
“国家大事不可不查,事情还是弄清楚为好。
蔡攸听旨,朕命你持王命旗牌前往两浙路彻查此事,彻查松江府屠村之事,听取韩世忠自证清白。
另外,协助两浙路三司查办朱家父子贪污一事,可旁听之。”
小蔡学士赶紧出列,然后朗声说道:
“遵旨,微臣必定不会辜负官家重托,尽心竭力办案。”
小蔡相公心里跟明镜似的,官家不就是让他当眼睛嘛,他只要眼睛死死盯住那些人就行了。
这是官家给的一个台阶呢,只要事情办好了,他以后出阁拜相,还有出征大梁的事情不就办妥了吗?
朝会没多久就结束了,其实一些决策官家和相公们早就通好风了,他们这些大臣也只是做个见证罢了。
大事私下谈,小事大殿谈。
小蔡相公不敢耽搁,拜别了官家之后急匆匆的上任去了。
蔡京闲斌在府上,没有管朝中事务,好似在安心修养,不问世事。
哪怕朱家父子的事发,他只是对太子一系的人淡淡的回了一句,知道了。
反倒是听到韩世忠纵兵屠村的事情之后,蔡京也只是风轻云淡的说了一句。
【倒也不算太蠢,且看民意如何】
童贯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朱府的求救信,他第一时间入宫,旁敲侧击了一番。
官家只是回复,此事已经交给专人专管,早有定计,无需多言。
看到官家意已决,咱们童公公可不敢顶撞,毕竟他的靠山就是官家,只能悻悻而归。
第一时间我们童大人匆匆回到府中,随后就病了,偶感风寒不能人事。
明眼人都知道,朱家父子是没救了。
却不知道远在两浙路的两浙转运使楚王殿下,会不会来一出挥泪斩马谡?
两浙路,杭州府。
宋构第一时间会见了韩世忠,看着自己风尘仆仆的大将有些萎靡,满脸的疲惫。
宋构又一次重重的锤了一下他的肩膀,然后这才说道:
“就算是天下人都不知道你韩良臣是什么人,本王还能不懂?
何必做小儿女状,莫非那些泼脏水的敌人会同情你?”
“非也,末将只是觉得冤枉,也是怒其不争,未能抓住凶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