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周记》的说法,幽州就是中原王朝最东北的地方。
汉武帝时期,划天下为十三州,设州刺史以行监察之权,其中第一个设置的州刺史就是幽州刺史。
幽州以北便是燕山山脉和坝上高原,东北则为七老图山、努鲁儿虎山。
西南以关沟与太行山相隔,东边濒临渤海,是典型的与关中、河洛相仿佛的“形胜之地”,其地利足以有效拱卫中原王朝的东北边陲。
叶隆礼的《契丹国志》就写道:“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藩、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而其内部多为平原,又有桑干、巨马等河流,再辅以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造就了该地区发达的农业、畜牧业,自古以来便是北方重要的产粮区。
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所载,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
可以说,古代的幽州,是一个不输于巴蜀的“天府之国”。
发达的农业、便利的交通、繁荣的经济,这无疑为政治军事集团的立足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地理上的优势,又使得幽州这个地方进可攻、退可守,“形胜甲于天下”。
岳飞带着两千人的赵军穿上了郭药师张觉他们准备的常胜军装备,5,000人小心翼翼的杀奔了幽州城,经过几个时辰的赶路,他们终于绕到了幽州城下。
岳飞看着远处伫立的高大城墙,心中感慨不已,要是没有任何准备,对方又在此处布置重兵的话,不知要耗掉多少精兵种子,才能将其攻克。
原本的幽州城是对北边的城墙更高,对南边的城墙更矮,主要是为了防御北方的敌人。
可能是经过梁国人百余年的修缮,导致现在的城墙是两边齐高。
虽然梁国是契丹人为主,但是却继承了华夏大部分的文化,所以不能按照对付以往游牧民族的经验来对付契丹人。
当然也有一部分契丹的有识之士认为接受汉化才导致了大梁的衰弱,其中为主的就是耶律大石。
作为赵军的主将,岳飞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郭药师还有张觉,轻声说道:
“二位将军,幽州城坚,而我军并无攻城器械,短时间来打造不及,尔等可有办法?”
只见郭药师微微一笑,言道:
“岳将军且放宽心,且看本将军略施小技,立刻为将军打开城门。
大军驻留此地,等到入夜时分,便是咱们攻城之时。”
“好,那此事就交由你去办,传我军令,全军休息,休养一番,先吃些干粮准备晚上攻入幽州。”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既然对方有办法,岳飞就不会去特意过问,直接下令让大军休息了。
郭药师这边见状,就赶紧下去吩咐了一番。
只见他部队里面的几十个部下,开始褪去身上的装备,乔装打扮了一番。
然后也不知道郭药师从哪里搞来了一些货物,直接让这几十人运这货物入城而去,这些人本就是轻车熟路,似乎干起了老本行一样,迅速的摸进了幽州城。
因为他们这些人对幽州城万般的熟悉,随意花点银子打发了一下城门的守卫,很快就混进了幽州城。
然后他们随意的做了半天生意,把东西货物卖完之后,就找了一些客店休息。
整个幽州城都是静悄悄的,并没有出现多少波折。
像这样的客商实在是太多了,每天都是络绎不绝,因为幽州城是南方的第一大城。
而幽州的皇宫当中,萧太后正照料自己的小儿子,耶律淳死后她也只能靠着自家儿子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尽管幽州城没有多少兵马,可贵族们依旧忙着争权夺利。
幽州城的老百姓熙熙攘攘的进行着他们平常的生活,仿佛没有被战争的阴霾给笼罩。
在第一次赵国北伐的时候,他们还有一些忧虑,可看到对方几十万大军被自己这边打的落花流水之后,就发觉原来赵国也不过如此嘛。
自己这边可是有国朝名将耶律大石,还有帝国双璧之一的箫干大将军,区区赵国怎么可能是我大梁的对手?
很快,暮色笼罩着大地。
伴随着最后一轮红日,落入群山之中。
天色也渐渐的变化,大街上的人也愈发的稀少,很多人都是回到了自家的院子里面乘凉,然后叫上一堆朋友在旁边嬉笑聊天。
在这个闷热的时节,根本没法入睡,很多人吃过晚饭之后,都是拿着一顶大蒲扇给自己煽风去暑。
话题就那么几个,北边的女真蛮子太凶了,咱们大梁国又吃了败战。
赵国背信弃义,居然趁着咱们国主新丧,又跑来攻打我们大梁国,实在是可恶至极。
然后人们又在憧憬着,前线立刻传来大败赵国的消息,帝国双壁定然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
在幽州城外的一处山坳当中。
郭药师也在打量着岳飞的兵马,几乎所有了史料都记载说郭药师投奔宋廷后随时准备反水,当第二个安禄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