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堡已经离着曼德勒、腊戍、南坎非常近了,潘毓昆知道新50师这次的任务不是进攻曼德勒,而是掐断南边日军往八莫的增援部队。所以,在西堡、南支一带驻扎防守。
王飞收到电报后,很快坐着吉普车来到新38师的驻地。
“军座,您找我?”王飞喊了一声报告,走进了指挥部。
看见王飞来了,孙立人立即把他自己想要侦查八莫的想法说了一把。
对于过江侦查,王飞也不是干过一次两次了,觉得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没有什么问题,干脆地答应下来。
至于侦查的人选,人数不能太多,太多容易暴露。也不能太少,既然侦查,就要把八莫四周的情况摸一个透彻。
所以,他决定分成四组,每一组十个人,可这样的事情总不能让川军团的那些连营骨干一直去干,需要下一代快速成长起来。
所以,由有侦查经验的老兵带队。
第一组,王飞带队,加上泥蛋等八个士兵,再加上负责联络的麦克鲁汉。
麦克鲁汉和全民协助背着电台等设备,负责与总部联系。
为了方便联系,各小组之间使用的是SCR-536步话机,是由着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生产的。这种步话机重2.3千克,在当时来说已经非常轻了,工作波段为3.5~6兆赫,通信距离在4千米左右。
虽然通信距离短,对于侦查小组来说已经够用了,他们只需要联系距离不远的王飞就行。
这样的电子设备,在当时是米国独一份,不仅如此,它更诱人的特点就是造价才30美元一部,二战期间总共建造了13万部。
在休整的时候,王飞通过史迪威的关系,弄来了不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他现在能做到直接指挥到排。
第二组,由孟烦了带队,有八个士兵跟随,全民协助负责这组的联络。
第三组,由迷龙带队。
第四组,由丧门星带队。
他们两组负责联络的成员也是休整期间培养出来的。
至于那些跟随的士兵,选择平时表现不错下一步要重点培养的苗子,着重带一下。
王飞感觉泥蛋已经差不多成长起来了,再稍微调教一下,就能独挡一面了,这也是他要带着泥蛋去的原因。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四组准备明天就展开行动。
王飞和他们事先说好,尽量隐蔽行动,安全第一,各组的组长负责指挥责任,什么时间走,什么时候休息,或者探查,或者隐蔽,自由发挥。
四组先一起渡过太平江,然后再分头行动,主要是摸清八莫城周围的兵力部署、暗堡和隐藏的火力点。
各组随时联系,遭遇意外情况,甚至可以紧急撤退。
各组长自行决定下一步的行动时间,只需要按照计划好的方向侦查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王飞便带着手下,开始向着太平江方向行去。
他们自然不会大摇大摆在日军眼皮子底下渡江,而是要选择一个没有日军防守的地方。
不过说起来,在太平江的岸边,只有一条简易的公路。平时八莫和密支那之间的交通主要就依靠这条破烂的公路,现如今这条路已经被日军完全毁坏。
王飞带着四个小组沿着这条简易公路,先向西,然后再折向南行进,对沿途的地形,还有途中所经过的河流进行勘测,并在地图上进行校对和勾画。
目前雨季虽过,许多原本不大的溪流,水面依然很宽,而且相当湍急,对第一次渡江侦查的士兵来说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缅北到处都是河流,小面积的湖泊更是星罗棋布,在这里,川军团经常会遇上需要武装泅渡的情况。
如果不是王飞死命的逼着川军团所有士兵训练游泳的话,遇上雨季,估计他们早就被淹死了。
所以现在的川军团,一个个都会游泳,一般的河流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在话下。
中途他们经过了一个地方,太平江上有一个铁索桥,光秃秃的只剩下几根铁索,上面的木板已经被日军拆掉。
让王飞惊诧的是,日军居然没有炸断铁索。只在铁索桥的另外一端,构筑了一个重机枪阵地,用来守桥。
泥蛋小声问道:“团座,日军咋在这里还留着一个铁锁桥呢?”
王飞想了一下,说道:“大概是江这边还有没有撤回去的鬼子,给他们自己人留了一条后路。而且这样的桥随时都能炸断,也容易防守。”
泥蛋立即在地图上把铁锁桥标注上,还在地图后面附带了日军的兵力与武器备注。
这是王飞的要求,每一个营连排级的骨干成员,甚至班长、优秀士兵都必须学习汉字,学会使用地图、观察镜等军事器材。
因为不能引起守桥日军的注意,所以,他们继续沿着江岸旁的树林里往前走。
太平江是伊洛瓦底江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日军兵力有限,不可能在每一个地方都派兵把守,沿着江边的树丛走了半天之后,王飞终于找到了一处可以渡江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