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将自己设想的这条线路命名为陆平线,如果能够穿越陆平线到达对应的高维宇宙,那就说明这种简化版的星门设想是正确的。
陆平线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因为没有一条线可以不间断跨越多个维度。在实际中可以将陆平线定义为无数个断续的坐标点,而这些坐标点分布在对应的多个维度。
至于这些点具体有多少个,取决于多维宇宙的最高维度。
陆平将陆平线的假设提交给了联盟科学院,想让科学院给自己提供研究人员和资源,完成穿越这条线路的验证工作。
可惜申请提交没多久就被驳回了,理由不是不通过,而是让陆平补充探索陆平线有何实际意义。
看着科学院驳回的理由,陆平这才反应过来!
他自己如今已经站在了空间科学的最前沿,他设想的理念大部分人已经看不懂了,或者看懂了也不明白其有何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陆平很快就撰写了一份细致的报告,主要阐明了验证陆平线的意义以及应用前景。
验证陆平线最主要的意义,就是验证星际之门的理论基础。如果可以跨越陆平线,这条线就相当于一个固化的星际之门。
一个固化的星际之门有何前景?陆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个固化的星际之门,就相当于三维本宇宙内掌握了人工虫洞技术。
自空能公式诞生以来,联盟对其他三维宇宙的探索,都是基于能够进入四维空间这一重要前提。
具体来讲,进入四维空间以后,就具备了探索四维本宇宙内无数三维宇宙的基础。掌握了多少三维宇宙膨胀模型,决定了能够跨越第四坐标轴的距离。
同理,要是通过陆平线进入了某个五维宇宙内,岂不是意味着联盟可以探索无数的四维宇宙?掌握了无数的四维宇宙,决定了能够跨越第五坐标轴的距离。
以此类推,陆平线将在维度纵向的基础上,横向无限扩展联盟多维空间的探索脚步。将会成为第三联盟真正迈向多维宇宙的第一步。
可以想象,如果能够进入五维空间,那么就能快速完成四维宇宙的建模工作,而且还不止一个四维本宇宙。
这就有了打开不同四维宇宙空间通道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星际之门技术,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新的报告非常详尽,可谓图文并茂,而且附带了大量的注释和理论计算。
科学院为此专门举行了一场听证会,联盟内部所有空间科学的头面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学科带头人悉数到场。
听证会开始,陆平先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接下来面对各路大佬的专业提问环节,依然对答如流。
“陆平院长,我是联盟星际安全理事会的副会长巴托。我想问的是,您的设想即便成功,预计耗费多久才能建造出第一个实际意义上的星际之门?另外,您耗费如此大的精力探索星门技术的初衷又是什么?请回答。”
这个人来自联盟安全理事会,很显然对方的问题并不牵扯到专业细节,而是询问陆平建造星门的时间和用途。
这个问题让陆平始料未及,多久能造出星门,他心里也没有答案。至于为什么要造星门,造星门要干什么?其实就是为了追击守护者,夺取对方的能量生命科技,解决异化之灾,救治自己的妻子。
但这是实话,绝对不能明说。
“巴托会长,首先感谢你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场听证会,说明安全理事会或者说军方,对星门技术也是非常重视。我在这里向你们表示感谢。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首先要强调一点,科学研究充满了未知。正是这种探寻未知的精神,才促使联盟成为了三维本宇宙最巅峰的存在。
在联盟还没有成立以前,CTSA只能龟缩在银河系第三旋臂,而无名者也只能隐藏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因为外部的共同压力,第三联盟才顺势而生,千年的艰难历程才成为今天的参天大树。
而我一心建造星际之门的初衷,正是因为这一点。
我们当年面对的外部压力,如今只是暂时撤离,它并没有真正灭亡。相反守护者在逃离之前展现的两种手段,都是当前联盟科技的空白。每思及此,都令我寝食难安。
今天借着这次机会,我必须阐明一个大家都在回避的事实:守护者并没有灭亡,他的核心主体仍然完整保留。这样一个巨大的隐患,如今蛰伏在高维宇宙的某个角落伺择人而噬,等他再次壮大起来卷土重来之时,不知道又会发展到何等恐怖的地步!
还有一点,我个人一直没有想明白的问题。想请大家帮我一起思考一下。
当年守护者逃离之时,为什么要带上一个生命星球?按照以往的认知,守护者的主体智慧种族全部都是能量态生命体。既然是能量态生命体,逃命时带上一个星球是不是就有些违背常理?
按照联盟事后得到的消息显示,那颗星球在守护者内部被称作神国。一个五级文明,为什么会用神话的词语去命名一颗星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